清末婚姻自由观念与小说创作
本文关键词:清末婚姻自由观念与小说创作
【摘要】:“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报刊、兴办教育,宣传女权解放思想,恢复女子基本权利,其中就包括婚姻自由的权利。在维新派人士的奔走呼号下,婚姻自由思潮在清末兴起。在婚姻自由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自由结婚》《恨海》《禽海石》《情天劫》《情变》《邻女语》等有关婚姻自由的小说。清末小说在婚姻自由主题的表达上既继承前代婚恋小说批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同时有具有自身的时代性和变革性。小说创作深度挖掘造成婚姻不自由的因素,将婚姻不自由的原因归结为:婚前的父母包办、婚后的父母干预、夫权的压制和封建卫道者的外力压迫。因而,小说婚姻自由主题表现为:反对封建包办、提倡离婚、再嫁自由和提倡女性觉醒三个方面。结合张肇桐、吴趼人、符霖的具体小说创作,分析小说创作对婚姻自由的不同阐释。张肇桐《自由结婚》借婚姻自由将男女主人公撮合到一起,并主要叙述了男女主人公爱国、救国的行动。小说虽然将婚姻自由抬到救国救民的高度,但实际创作中出现主题与内容有偏离,分析出现“名”与“实”不符现象的原因。分析吴趼人小说中如何表现对封建包办婚姻的质疑与非议以及对男女之“情”肯定。在“情”与“礼”较量中,作者是如何将“情”纳入到“礼”的合理范围内,以此展现吴趼人对婚姻自由观念阐释的复杂与迂回。分析符霖小说《禽海石》中对“情”的强烈肯定态度,在“礼”与“情”的冲突上,作者如何以“情”抗“礼”。婚姻自由小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为了更好表达婚姻自由主题,小说在叙事方面采用倒叙、自叙的方式,以此增强小说感染力,提高故事可信度。结局处理上摒弃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的结局,小说中凸显悲剧意蕴。人物形象多样化,女性形象丰富。议论介入小说叙事,观念表达更为直接。
【关键词】:近代小说 婚姻自由 保守与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选题的意义7-8
- 二、研究综述8-12
- 第一章 婚姻自由思潮的兴起与小说创作的切入12-18
- 第一节 婚姻自由思潮的内容与表达12-15
- 第二节 婚恋小说创作概貌15-18
- 第二章 小说中的婚姻自由主题18-32
- 第一节 反对封建包办18-22
- 第二节 提倡离婚、再嫁自由22-27
- 第三节 提倡女性觉醒27-32
- 第三章 婚姻自由的不同阐释32-38
- 第一节 《自由结婚》中的“名”与“实”32-33
- 第二节 吴趼人小说中“情”与“礼”33-35
- 第三节 《禽海石》的“莫不有情”35-38
- 第四章 清末小说对婚姻自由的表达艺术38-47
- 第一节 叙事艺术38-41
- 第二节 议论介入41-43
- 第三节 悲剧因素的凸显43-45
- 第四节 新旧参半的人物形象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泽渊;影响婚姻自由的两个新因素[J];道德与文明;1986年01期
2 严传高;高价婚姻危害大[J];老区建设;1990年11期
3 杨维丽;试谈婚姻自由[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1年S2期
4 夏晓虹;从父母专婚到父母主婚──晚清的婚姻自由[J];读书;1999年01期
5 孙伏园;;文艺上反映的农村新婚姻[J];人民文学;1950年09期
6 文新宇;苗族婚姻习俗的法律考察[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海巴子;;婚床摇摆——九十年前关于婚姻废存的一场“笔墨官司”[J];档案春秋;2012年12期
8 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是家庭的行为[J];河北学刊;1984年06期
9 于凤文;;垂钓[J];水利天地;1991年02期
10 徐秀娟;;“串亲”有感[J];上海文学;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雷秀英;;违法婚姻行为的后果、原因和对策[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2 卢希望;;我国婚姻中“男到女家”现象的法律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卢希望;;我国婚姻中“男到女家”现象的法律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刘巧蓉;;老年人婚姻市场的不和谐之音[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5 王茂书;;老年人的爱情·婚姻[A];全国首次省级老年学学会工作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光;;浅谈海峡两岸婚姻(修改稿)[A];2009第七届海峡两岸闽南婚庆文化节论文集[C];2009年
7 邱晨;;汉字与古代婚姻文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者;受胁迫的婚姻可否撤销[N];河南科技报;2005年
2 金双秋;新中国时期——法制化、人本化的婚姻管理[N];中国社会报;2009年
3 郝 磊;婚姻效力制度中的自由与强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记者 罗争光;过分追求婚姻“保鲜”,会适得其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黄艳红;父母干涉子女婚姻,,也构成犯罪吗?[N];民主与法制;2000年
6 佟吉清;有悖男女平等理念[N];中国妇女报;2011年
7 记者 马兰 实习生 王云;婚姻索要保证金违背自由不算数[N];滨海时报;2012年
8 时报记者 刘纯;违背婚姻自由 签了协议也无效[N];滨海时报;2012年
9 早报评论员 沈彬;婚姻信息联网了,能不回原籍登记吗?[N];东方早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杨蕊;独居老年人婚姻自由权利待保障[N];法制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军;论婚姻自由及其公法限制[D];湖南大学;2011年
2 谢丹;黔南州坡脚寨苗族婚姻伦理观解读[D];吉首大学;2015年
3 高峰;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刘婷婷;我国禁婚疾病规定的妥当性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5 朱琳;清末婚姻自由观念与小说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夏琪;风俗治理视角下六盘山区婚姻致贫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7 柯德;共产党政权下的中国婚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宏璐;论婚姻自由[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张德坤;南非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李霞;内蒙古东部农区婚姻支付变迁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5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2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