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1:32
本文关键词: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林语堂散文文本,从文化美学的角度切入,运用归纳法、文献参阅法和综合法,以通读林语堂散文原著为基础,从审美文化特性、文化美学特质、文化价值根基和文化维度以及文化美学融通四个层面上对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观展开论述,展现林语堂散文独具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创作风格,并尝试对其散文的文化美学价值进行现代性的定位与阐释,寻找林语堂散文文化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从儒家、道家和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论述林语堂散文具有传统情怀的审美文化特性。第二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论述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特质,包括“幽默”与“闲适”的文化美学格调、“性灵”与“和谐”的文化美学理想以及“自由”与“个性”的文化人格特质三大方面。第三章概论林语堂散文的文化价值根基和文化维度。基督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作为林语堂的精神之父、智慧之境和文风之源,为解析他的散文文化美学观提供了三个重要的维度,即神性与信仰、理性与道德、审美与情感。第四章主要论述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融通,并初步探讨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东西文化融合思想,肯定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第五章总结了林语堂散文文化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肯定了他“生活艺术化”的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美学思想对当今社会注重平等和谐、雅俗共赏的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借鉴作用,丰富了新时期以来对文化美学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林语堂 散文 文化美学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选题依据8
- 二、研究现状8-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选题价值及创新点11-12
- 第一章 林语堂散文的审美文化特征12-19
- 一、林语堂散文渗透着中国儒道思想的传统情怀12-16
- (一) 对儒家文化思想的大力传承与现代建构12-14
- (二) 对道家文化精神的深刻参悟与大力倡导14-16
- 二、林语堂散文传播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魅力16-19
- 第二章 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特质19-34
- 一、“幽默”与“闲适”的文化美学格调19-25
- (一) 中西方的幽默理论与林语堂的“幽默”文化19-22
- (二) 休闲文化:“闲适”人生与“生活的艺术”22-25
- 二、“性灵”与“和谐”的文化美学理想25-29
- (一) 晚明“公安派”与林语堂的性灵文学观26-27
- (二) “美在和谐”与林语堂“矛盾中的和谐”27-29
- 三、“自由”与“个性”的文化人格特质29-34
- (一) 艺术“游戏说”与林语堂散文“自由”的文化人格特质30-31
- (二) 强调艺术自我“个性”的个体主义美学风格31-34
- 第三章 林语堂散文的文化价值根基和文化维度34-45
- 一、林语堂散文的文化价值根基34-40
- (一) 基督教:精神之父34-37
- (二) 儒家思想:智慧之境37-38
- (三) 道家思想:文风之源38-40
- 二、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维度40-45
- (一) 神性与信仰41-42
- (二) 理性与道德42-43
- (三) 审美与情感43-45
- 第四章 林语堂散文的文化美学融通与传播45-50
- 一、文化的融通45-47
- 二、文化的传播47-50
- 第五章 林语堂散文文化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50-55
- 一、面向此岸的人生态度与面对时代的文化美学50-52
- 二、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雅俗共赏52-53
- 三、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平衡53-55
- 结语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参考文献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经之;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6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2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