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王寅及其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4:38

  本文关键词:王寅及其文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王寅 结社 诗歌 《新都秀运集》


【摘要】:明中叶以后,新安地区的文学已打破早期地域性的封闭状态,开始融入当时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潮流,在这一过程中,王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王寅一生经历了正、嘉、隆、万四个时期,在诗歌创作、诗学理论、文学批评等多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对新安文学的发展及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王寅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生平交游,论述其文学活动,评估其对新安文学发展的价值。王寅有着传奇的生平经历和独特的个性特点,积极领导和参与结社活动,是新安文人群体中的领袖人物,推动了新安文学的发展;其诗歌创作或感遇缘情,或游仙畅怀,或赠答酬唱,内容丰富;他编撰的《新都秀运集》是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的重要文献来源,对新安文学的流传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引言和三章。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其次,梳理了王寅的研究现状;最后,交代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为王寅生平交游考述。以现有成果为基础,尽可能挖掘原始文献中的重要信息,懶清王寅的生平与结社活动。第二章为王寅诗歌研究。以题材为标准,将王寅的诗歌分为感遇、赠答、游仙三类,论述其诗歌的写作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三章为《新都秀运集》研究。梳理其编纂情况,分析其与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关系,论述其价值和影响。
【关键词】:王寅 结社 诗歌 《新都秀运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第一章 王寅生平交游考述10-28
  • 第一节 “逃儒入老,逃老入禅”——王寅的生平10-16
  • 一、读书应举11-12
  • 二、求仙参禅12-13
  • 三、入幕充塞13-15
  • 四、佯狂终老15-16
  • 第二节 “以诗道倡为布衣游”——王寅的结社活动16-28
  • 一、领导和参与的主要文学社团16-26
  • 二、结社活动的价值和意义26-28
  • 第二章 王寅诗歌研究28-43
  • 第一节 题材分类28-38
  • 一、感遇诗28-31
  • 二、赠答诗31-35
  • 三、游仙诗35-38
  • 第二节 艺术特点38-43
  • 一、直抒胸臆,侠骨豪情39-40
  • 二、师法李杜,俊逸雄壮40-43
  • 第三章 《新都秀运集》研究43-66
  • 第一节 《新都秀运集》编纂概况43-50
  • 第二节 《新都秀运集》的诗学思想50-57
  • 一、复古主义的明诗发展观:“明诗始自弘治”51-52
  • 二、诗之道:“先声容而后神趣”52-54
  • 三、选评原则:“风骨为先”54-57
  • 第三节 《新都秀运集》的价值和影响57-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录 王寅年谱简编72-81
  • 致谢81-8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运熙;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J];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年02期

2 李玉栓;王昊;;安徽明代文人结社的特点、成因和作用[J];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邹艳;论《极玄集》选诗标准的特色及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珍华,傅璇琮;盛唐诗风和殷t犑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5 吕靖波;;明嘉靖文人游幕风气的忽炽及与文学之关系[J];齐鲁学刊;2011年01期

6 陈玉兰;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文学生态学途径[J];文学评论;2004年05期

7 郭平安;;李梦阳文学复古思想的时代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汪沛;;离弃与戏谑:徐渭情感世界里的山人[J];浙江学刊;2008年03期

9 张海明;殷t牎逗釉烙⒘榧肥枷胧雎訹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2期

10 侯荣川;;明曲家陈所闻生平考补[J];文艺评论;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勇;何良俊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张秋婵;潘之恒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柏庆娜;新安诗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7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27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