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唐人小说人物服饰描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7:14

  本文关键词:唐人小说人物服饰描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人小说 人物服饰描写 功能


【摘要】:衣冠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服饰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服饰,可以说是一定历史时期中风俗嬗变最直观的展现。在反映当时社会的审美心态、时尚爱好等方面,唐代的人物服饰别具特色。唐人小说是唐代文学奇观之一,在“始有意为小说”的唐人笔下,唐人小说虽意不在记述唐人的服饰,但其描写故事情节时,有不少对人物服饰的记载描写,其中保留的许多珍贵的服饰形象的文字资料,这些文字资料在唐人小说中不仅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是研究唐代服饰的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论文以《全唐五代小说》、《唐人小说》等为主要文献资料来研究唐人小说中的人物服饰描写。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意义,论题当前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最后对“服饰”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论述唐人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女性服饰描写分为普通女性服饰描写、女仙服饰描写、女鬼服饰描写以及女妖服饰描写。并归纳总结各类女性服饰描写特点及服饰描写的功能。女性服饰描写主要有三个功能: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性格,展现审美观念,服饰传情。第三部分论述唐人小说中的男性服饰描写。男性服饰描写分为普通男性服饰描写、神仙服饰描写、冥鬼服饰描写、精怪服饰描写。并对各类男性服饰特色及男性服饰描写的功能进行归纳总结。男性服饰描写的主要功能为:品色服制之展现,宗教信仰之表征,特定人物服饰类型化。第四部论述唐人小说中的胡服描写。探究胡服描写中的胡服类型、样式,概括服饰胡化体现的主要功能。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关键词】:唐人小说 人物服饰描写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0.1 论述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0.2 论题当前研究的现状10-11
  • 0.3 研究重点及方法11
  • 0.4 服饰概念界定11-14
  • 1 唐人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及功能14-27
  • 1.1 女性服饰描写14-23
  • 1.1.1 普通女性服饰14-19
  • 1.1.2 女仙服饰19-21
  • 1.1.3 女鬼服饰21-22
  • 1.1.4 女妖服饰22-23
  • 1.2 女性服饰描写功能23-27
  • 1.2.1 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性格23-25
  • 1.2.2 展现审美观念25-26
  • 1.2.3 服饰传情26-27
  • 2 唐人小说中的男性服饰描写及功能27-38
  • 2.1 男性服饰描写27-33
  • 2.1.1 普通男性服饰27-30
  • 2.1.2 神仙服饰30-31
  • 2.1.3 冥鬼服饰31-32
  • 2.1.4 精怪服饰32-33
  • 2.2 男性服饰描写功能33-38
  • 2.2.1 品色服制之展现33-35
  • 2.2.2 宗教信仰之表征35-36
  • 2.2.3 特定人物服饰类型化36-38
  • 3 唐人小说中的胡服描写及功能38-42
  • 3.1 胡服描写38-39
  • 3.1.1 胡服类型及特点38-39
  • 3.2 胡服描写功能39-42
  •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6-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王思豪;;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郭浩;;汉文帝“养老令”考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姚远;;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郊祀志》及《后汉书·礼仪志》、《祭祀志》标点商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丁邦友;;《管子·轻重篇》粮价考略[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10 程立中;邢尉群;;曹操故里辨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伯欣;吕文亮;;新时期疫病流行与中医瘟疫理论创新的思考[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亮;;李斯臂苍鹰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9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莫苏;;释《尔雅·释器》“灭谓之点”[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9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89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