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光线颜色”到“意境气韵”——邓以蛰“心本”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形成

发布时间:2017-10-11 12:33

  本文关键词:从“光线颜色”到“意境气韵”——邓以蛰“心本”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线颜色 情感生命 艺术意境 气韵生动


【摘要】:邓以蛰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和美术史家,其别具一格的"心本"美学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光线颜色"到"情感生命"、再由"胸襟心意"到"意境气韵"的"心本"建构过程。对它的具体梳理和整体把握,是我们研究和评价邓以蛰美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光线颜色 情感生命 艺术意境 气韵生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以蛰‘心本’美学思想研究”(09CZW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一位哲学家或美学家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来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和生命年轮的转换,往往会经历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不同时期,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和美术史家”的邓以蛰也是如此。纵观其学术思想的发展,我们认为,在西方哲学美学和中国传统心论思想的双重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悟;;“气”之审美视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泽鸿;;“艺境”新诠——兼析宗白华美学的生命哲学倾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3 侯文宜;李志斌;;生命之思与艺术之境——宗白华、方东美生命美学观比较[J];才智;2010年08期

4 臧宏;论中国美学传统的智慧[J];江淮论坛;1999年04期

5 王德胜;艺术意境 人格精神——读《艺境》[J];社会科学家;1989年01期

6 倪进;试论艺术意境的本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汤拥华;;宗白华美学思想中诗画统一的难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1期

8 李子明;;浅析民族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J];青春岁月;2011年04期

9 丁怀轸;;意境与心理——意境琐谈之二[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10 昱平;董中锋;;探索中国艺术理论的迷宫——评刘九洲著《艺术意境概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涛;;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崔德博;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潇婧;中国美学精髓[D];安徽大学;2007年

3 丁鹏;气韵:生命之力与生命情致的融合之美[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张鑫;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D];西北大学;2006年

5 张美萍;宗白华“空灵”美学思想论[D];中南大学;2009年

6 王艳明;宗白华的“空”观及其美学意义[D];郑州大学;2007年

7 郎冰;试论禅宗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刘朝建;丰子恺艺术美学思想探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江雪;基于符号学理论的中国陶瓷窑变的美学分析[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1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1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