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文化的多重美学维度——以中国传统思想与实践为核心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城市休闲文化的多重美学维度——以中国传统思想与实践为核心的考察
【摘要】:今天,伴随着全球化的城市化进程,人类更为直接的问题是人与城市的问题。休闲美学应该重视和研究城市休闲文化的美学问题。探索什么样的城市休闲文化生态,才是理想的、美好的城市生活。城市休闲文化的美学问题,呈现为多重的维度。一是生存论维度:休闲是一种审美生存方式。二是境界论维度:休闲是一种审美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城市文化 休闲文化 美学
【分类号】:B834.2
【正文快照】: 谈到休闲,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旅游、观光,正如刘千美、幽兰(Yolaine Escande)在其文章《导言:休闲的哲学、美学与文化》一开头就指出的:“当代休闲文化兴盛,休闲活动不但与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更涉及生活方式、科学技术运用、以及大众文化与艺术界域等美学议题。然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方;;城市生活如何更美好:历史借鉴与生态美学反思[J];鄱阳湖学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鸿;;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之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肖凌;;关于哈桑·哈乃斐的“传统”与“变革”思想[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2期
3 向丹;;宗白华的艺术世界与审美人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董茜;;幻灭与新生——战后昆仑影业公司创作中反城市化倾向的延续和突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徐晓芳;;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都市小品文的兴盛原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马嵘;;运动与血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荣;;庄子哲学思想孕生述义[J];长城;2010年02期
9 冯芬;;李白“道论”诗歌的生态解读[J];长城;2012年06期
10 李秋香;李麦产;;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意志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文化研究路向[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士林;;从文学的“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付长珍;;方东美境界哲学的生命理趣[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鹰;乔瑞金;;技术的文化解释学:对人类“自身”一种新的理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朱双一;;闽南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应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杨松芳;;增强沈阳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确保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对策建议[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桂起权;;“辩者21事”之解读——分析性理性要与辩证理性相结合[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杨松芳;;增强沈阳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确保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对策建议[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志远;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黄丽玲;论九十年代的口语诗歌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晶晶;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5 石静;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7 苟欢;论阿来小说的“自然”主题[D];西南大学;2011年
8 姬会娟;我国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信冬蕾;书法实践的文化观照[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继琏;中西大学人文精神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浅谈长沙市休闲文化特色[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1期
2 谢珊珊;;休闲文化的困顿与超越[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3 尹家喜;;新农村背景下乡镇休闲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9期
4 邱明;;抓住契机,合力共建——论打造锦州休闲文化品牌的必要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1期
5 金雪芬;;论休闲活动中休闲文化基本精神的彰显[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休闲文化[J];北京成人教育;1994年01期
7 王亮清;;试论新型农村社区的休闲文化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吴欢;;论“休闲文化”[J];文化月刊(下旬刊);2012年11期
9 楼嘉军;休闲文化结构及作用浅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 超;先进文化与四川休闲文化[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爽;;依托滨海地域特色 打造休闲文化品牌[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余民莉;艾春红;梁玉兰;;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要重视休闲文化[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3 刘菲;;浅论新兴宜居城市休闲文化及其产业的时代发展必然——对廊坊休闲状况的调研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刘邦凡;李雪莲;赵鹏;;秦皇岛休闲文化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邦凡;徐盈盈;施永福;;唐山市休闲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吴建华;;乡村休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7 王琴;王彩云;胡惠蓉;;花卉与城市休闲文化[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邦凡;;中国城市休闲文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吴建华;李秀斌;;基于市民休闲需求的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许连军;李云安;;建构休闲文化“伊甸园”——以常德市休闲文化为例[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宏河;休闲文化产业:未来城市的黄金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白钰;图书馆与休闲文化[N];贵州政协报;2007年
3 黎宏河;休闲文化产业是城市未来的黄金产业[N];消费日报;2007年
4 刘少和;建设城市休闲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上)[N];中国旅游报;2008年
5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 曾长秋 张永红 执笔;休闲文化的困境与超越[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吕善勇:加强社区休闲文化建设[N];联合日报;2010年
7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休闲文化与养生[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柳森森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休闲文化产业成为“黄金产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青文;青岛休闲文化进入大发展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生锋;对话成都:休闲文化的无限张力[N];扬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辉;南宋休闲文化及其美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2 卢长怀;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仪;休闲文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露芬;我国休闲文化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陈俊;马克思休闲思想及其对我国休闲文化建设的启示[D];广西大学;2013年
4 覃平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基层休闲文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5 程云鹏;生命哲学视域下的中国休闲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吴珍珍;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7 文峰;明代成都休闲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朱月双;中国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及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9 姚静;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休闲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王越平;城市休闲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3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1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