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外政治美学研究的五种范式

发布时间:2017-10-11 19:25

  本文关键词:国外政治美学研究的五种范式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美学 意识形态 审美乌托邦 国家治理


【摘要】:国外的政治美学研究有着长期的传统,在最近十几年有逐渐升温之势。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五种范式:(1)把审美活动视为走向政治解放的途径,试图从审美自由通达政治自由;(2)把美学作为构建社会共同体的手段,强调审美与意识形态、审美判断与政治判断之间的关联;(3)探讨政治的美学向度,强调政治实践中存在的审美表现以及审美形式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4)对法西斯美学的批判;(5)对艺术政治功能的再发掘。对国外政治美学研究的考察,在理论上,有助于促进中国政治美学研究的发展;在实践上,有助于反思我国公共管理和国家治理的得失,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政治美学 意识形态 审美乌托邦 国家治理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ZZ_0056)
【分类号】:B83-069
【正文快照】: 如果说“政治”和“美学”是两个古老的词汇,那么“政治美学”(Political Aesthetics)则是个极为年轻的概念。尽管政治学与美学往往被视为不同的知识领域,对二者关联的思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以至于在柏拉图和孔子那里都已经相当成熟了。然而,政治美学作为一个统一概念的提出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托尼·本尼特;姚建彬;;审美·治理·自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骆冬青;政治美学的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苏珊·桑塔格,赵炳权;迷惑人的法西斯主义[J];世界电影;198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运波;;论审美权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周振华;;“政治”与“美学”的合谋——论《意志的胜利》的政治美学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1年03期

3 李石;;多学科交叉语境下的“政治美学”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4年04期

4 陆庆祥;;儒家政治美学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徐惠东;王春英;;从政治美学的视角探析行政美学的发展路径[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朋;;治理性文化观:托尼·本内特对文化的新界说[J];理论学刊;2013年02期

7 张玲玲;陈云;;视觉神话是如何产生的?——解读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的视觉范式[J];媒体时代;2013年09期

8 周海玲;张志强;;文化政治美学视野下的治理理论研究——从福柯的政治治理到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治理[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李河成;谭秀云;;政治美学话语、审美共通感问题与美政预设:现状审视、选题意义与现代性反思[J];人文杂志;2012年03期

10 李河成;;政治美学话语、审美共通感问题与美政预设——当代政治美学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冒亚龙;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刘毓航;领导艺术的审美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朋;托尼·本内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周海玲;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庆柱;美学视野下福柯的权力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礼超;政府形象塑造的美学意蕴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苏红;托尼·本尼特的文化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陈繁;介入就是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冬青;论政治美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君;杨楹;;论马克思政治解放视域中的“宗教问题”——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解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叶向平;;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及其阶级局限性——学习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兼与杨明等同志商榷[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05期

3 高原;;浅析“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对《论犹太人问题》的阅读思考[J];金田;2013年09期

4 霍营;;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思想[J];知识经济;2010年19期

5 李道银;马克思政治观转变的原因探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赵司空;;从政治解放到伦理解放——简析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J];学术交流;2014年06期

7 胡建;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对马克思的历史主体思想的一种探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年04期

8 朱宝信;人权、公民权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9 畅广元;;扬弃“服务”意识把文学智慧归还于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种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5期

10 阎孟伟;;马克思与欧洲自由主义运动[J];哲学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衡;;新时期新闻与政治关系探析[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2 李韬;;马克思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关系问题初探[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伟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移民政治”与马克思“普遍交往”的深层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杨光斌;充分认识“政治”在转型社会中的重要性[N];学习时报;2011年

3 蒋红;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4 《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研究:基于国家议题的论述》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郁建兴 课题组其他成员 周俊 徐越倩 肖扬东 何子英 江华;重建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在当代的解释力[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伍俊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N];学习时报;2006年

6 谢永康;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储诚喜;哲学诊断与当下关切[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书评;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蒲文胜;政治参与的价值浅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政治参与[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3 郝东升;《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晓利;当代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谭礼果;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起;人的解放学说的深刻阐释[D];广州大学;2012年

7 傅秀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维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冯希娴;洛克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10 韩冬;马克思关于“犹太人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4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14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