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黑格尔美学中的真理与艺术终结问题

发布时间:2017-10-12 02:16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美学中的真理与艺术终结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终结 真理 世界历史 理想


【摘要】: 黑格尔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论述,历来最受现代美学重视。许多现代思想家、美学家把黑格尔结束的地方当作自己关于艺术的思考开始的地方。 艺术是真理显现的方式。黑格尔在强调艺术具有真理性的时候,其着眼点并不在于艺术,他关心的是:什么是真理。近代的真理观将艺术排除在外恰恰证明了真理本身的窄化,在这样的真理观的统治下,艺术面临解体的命运,人性变得干枯涣散,世界被支解破碎。正是因此,恢复艺术的真理性,恰恰是要为真理本身灌注生气,是要恢复人性的完整。 另一方面,与在先验领域谈论美学不同,黑格尔“美的艺术的哲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哲学”。因为真正的历史,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到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理想在艺术类型中展开自身。 艺术终结因而可以在以上两个方面理解:艺术是绝对精神自我完成的前形式,同时艺术又是无法回归的古典世界的宗教。艺术的终结意味着希腊世界的丧失。
【关键词】:艺术终结 真理 世界历史 理想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第一章 艺术中的真理6-17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6-7
  • 第二节 艺术即真理的显现——艺术的过去性命题得以成立的前提7-10
  • 第三节 艺术真理性的隐藏与显现10-14
  • 第四节 真理存在于艺术之中14-17
  • 第二章 艺术真理在历史中展开17-26
  • 第一节 艺术真理与世界历史17-19
  • 第二节 对启蒙教化的反思19-21
  • 第三节 理想发展的阶段21-23
  • 第四节 对古典的态度23-26
  • 第三章 艺术的终结26-31
  • 第一节 艺术中的模糊性26-27
  • 第二节 艺术概念的自我扬弃27-29
  • 第三节 余论——艺术作品的双重时间性29-31
  • 注释31-32
  • 参考文献32-33
  • 后记33-3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龙扬志;;一部诗剧与一个诗人的创作史[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继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6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16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