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生态美学思想探究
本文关键词:伊斯兰生态美学思想探究
【摘要】:伊斯兰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阿拉伯半岛的生态环境与绿洲文化和贝都因人原始宗教的影响是伊斯兰生态美学产生的重要原因。分析伊斯兰生态美学思想的来源,更加深刻的认识伊斯兰文化,为解决当今社会的生态问题提供宗教文化的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生态美学 生态问题
【分类号】:B968;B834
【正文快照】: [作者简介]张红杰(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河北石家庄,053000)“伊斯兰”是阿拉伯语“Islam”的音译,意思是“顺服、纯净、和平”等。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教制度演化而成的文化,它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下的生态美学的思想,符合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3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磊;;从生态美学角度探索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福建茶叶;2016年05期
2 尤善培;;当代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美学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6年11期
3 张红杰;;伊斯兰生态美学思想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4 邱晔;黄群慧;;休闲农业中的美感资源与美感体验分析——基于美学经济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02期
5 胡忠青;;论戈迪默小说《邂逅者》中的生态美学意识[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03期
6 王磊;李爱华;;生态的忧患与人性的反思——从《丰乳肥臀》看莫言生态叙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7 梁艳;;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脉络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廖颖;黄莹;;苏州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6年02期
9 赵若纯;李繁;;探讨《圣经》的生态美学思想[J];唐山文学;2016年01期
10 杜业艳;;艾丽斯·沃克作品的生态之维[J];外语研究;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徐叶;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2 吴承笃 ,徐瑾瑛 ,叶莎莎;“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召开[J];哲学动态;2002年03期
3 高中华;生态美学:理论背景与哲学观照[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刘俊男;熔古今文化于一炉 拓生态美学研究之蹊径——读邓绍秋先生《道禅生态美学智慧》[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孙琪;问题与出路——对近年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刘精科;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银建军;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8 李晓林;;生态美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张相轮;论生态美学的基本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伟;;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状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皓;;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沉重话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曾繁仁;;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10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儒 黄孝谋;广西民院“生态美学”绽放异彩[N];广西日报;2005年
2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一峰;打造产业人才生态美学高地[N];杭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晓林;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杰;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上的独特声音[N];广西日报;2005年
9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10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2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6 邵琳琳;论中国古代天人观如何融入生态美学[D];辽宁大学;2015年
7 黄玉婷;“崇高”在生态美学中的价值回归[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徐蓉;从自然美学到生态美学[D];苏州大学;2015年
9 张晓芳;主体间性与诗意地栖居-《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美学解读[D];南昌大学;2015年
10 孙正楠;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形态与实践拓展[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3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2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