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义的精神价值及其时代冲突
本文关键词:审美主义的精神价值及其时代冲突
【摘要】:审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或美学思潮,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体,这就决定了它的精神价值的悖论性。审美主义精神价值的核心是存在之思和精神救赎,围绕这两点构建了审美主义审美主体性的张扬以及重视感性审美与个体审美的自由和价值的所有要点。然而,技术理性、政治理性、消费主义以及审美与功利、泛审美化、精英审美与人民性缺失作为审美主义的时代因素,却与审美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审美主义 精神价值 存在之思 精神救赎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审美主义”,在造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之美;道家的“无经过近40年的理论诠释和梳理后,目前主要以为”之美、虚静之美的系列美学思想构建了知识一种学术符号的形式而存在,从审美主义的精分子内心深处的心灵乌托邦;佛教则以因果之神价值考察美的“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扬;论日常生活“审美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3期
2 何颖;;论政治理性的特征及其功能[J];政治学研究;2006年04期
3 刘方喜;;“审美消费主义”批判与“审美生产主义”建构[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4 叶世祥;;当代中国审美主义话语的四个层面[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5 张良丛;审美与精神救赎[J];文艺评论;2005年01期
6 邹华;;近三十年来中国审美主义思潮的三种形态[J];学术月刊;2011年03期
7 杨霓;;现代审美主义救赎刍议[J];学术探索;2009年02期
8 张辉;尼采审美主义与现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9 H.马尔库塞;伯幼;任荣;;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J];哲学译丛;1978年06期
10 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萍;;浅议审美泛化——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3 胡晓兵;;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及其解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军学;乔丽;;论现代性的动力与张力机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群;;科技双重效应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李树玲;;消费时代审美文化现象的反思[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殷旭彪;陈琳;王永花;;论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技术理性[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2期
8 刘方喜;;超越后现代“文化研究”:“审美生产主义”建构的西方语境[J];东方丛刊;2010年02期
9 张晓英;杨开城;;浅谈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开发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10 许艳萍;;基于认识论的政治理性作用机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晓兵;;复杂性农业技术的社会选择——现代化大农业的复杂性思考[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2 王勇;;论“两规”冲突的体制根源——兼论地方政府“圈地”的内在逻辑[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4 路晓冰;文化综合格局中的战国策派[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7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锦;从技术理性到理性技术的嬗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婷;论政府治理创新中的公民网络参与[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俊杰;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D];河南大学;2011年
4 丁行彦;从人本层面看科技异化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春娟;“日常生活审美化”再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代洪宝;技术社会的批判与希望[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彦;视觉文化背景下的电影审美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荣;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可能性[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周伟文;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当代阐释及其价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楠;浅析马尔库塞的意识革命理论[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梅珑;;审美主义的内在危机及其超越[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2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宋妍;;审美主义要义及其多重矛盾分析——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进行探讨[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4 林功成;现代性与审美主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周仁政;审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6 陈鹏;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李茂增;;审美主义的幻灭——托马斯·曼早期艺术家三部曲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赵彦芳;审美主义辨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章长城;;试论王国维审美主义思想[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徐贵权;道德理性的反思与建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世祥;;当代中国审美主义话语的三个层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余虹;;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叶世祥;;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西学背景[J];齐鲁学刊;2008年04期
4 叶世祥;;当代中国审美主义话语的四个层面[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5 马大康;;重构语境,用“心”研究——评叶世祥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J];文艺争鸣;2011年14期
6 段吉方;;读《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J];博览群书;2011年09期
7 张辉;现代审美主义问题的政治特性[J];文艺研究;2003年01期
8 赵彦芳;审美主义辨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刘水平;论大众文化批评中的审美主义思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4期
10 单小曦;;王国维早期审美主义思想——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理论的肇始[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友峰;如何研究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N];文艺报;2011年
2 韩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澄明“审美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周维强;中国审美主义辨[N];浙江日报;2011年
4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晓林;审美:贵族的特权?[N];文艺报;2004年
6 刘致榕;审美现代性与审美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曹连观;文艺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帅彦;忧患与焦虑纠结的灵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73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7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