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美学的科幻虚构——与李志宏教授再商榷
本文关键词:认知美学的科幻虚构——与李志宏教授再商榷
【摘要】:李志宏教授之所以要否定"美的本质的问题",断然认定"美是什么"是一个伪命题,就是因为他所谓的"认知美学"完全否定了"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认为承认"美的本质问题""美的事物"以及"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就是混淆了"美"字(美概念)与"美"(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实质上,认知美学一方面否定"美的事物"和"美的性质"的实存,另一方面却把事物之所以美归结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这是不折不扣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论观点。这种所谓的"学术的科学化步伐"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构。认识论美学有其生命力的场域,但无法完全取代社会本体论美学,而且,离开了社会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也只是无根的浮萍。只有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美学研究才能够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新实践美学的研究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认知美学 科幻虚构 美的实存 美的本质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近日,读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发表的李志宏、张红梅的文章《根源性美学岐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后来又在“北大 中文论坛网站”上看到该文的内容摘要。李志宏教授说:实践美学及其谱系中的诸学派之所以不再具有生命力,原因之一是没能跟上学术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宏;张红梅;;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兼向张玉能先生及实践美学谱系请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宏;王博;;“美是什么”的命题究竟是真还是伪?——认知美学对新实践美学的回应[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2 张立勇;黄健云;;美的本质问题不容置疑——答李志宏教授[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法;;为什么美的本质是一个伪命题——从分析哲学的观点看美学基本问题[J];东吴学术;2012年04期
2 王峰;;美学是一门错误的学科?——维特根斯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及对新美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曹俊峰;;论马克思“美的规律”的适用范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刘旭光;;保卫美,保卫美学[J];文艺争鸣;2012年11期
5 王峰;;美,一个被毁弃的盟约——回应刘旭光的形而上美学批判[J];文艺争鸣;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德;对“美的本质”的新认识[J];天府新论;1987年02期
2 王岗峰;《大希庇阿斯篇》价值重估[J];东南学术;1998年06期
3 赵伯飞,闫星,韦统义;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J];理论导刊;2002年12期
4 胡健;从美的本质到审美活动——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三平;美学是如何被讲述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陈孝尉;试论“美之迷” 的症结[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12期
7 陈泽翠;论美的本质[J];兰州学刊;1987年06期
8 刘士林;关于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周方遒;美的本质问题的论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黄赞梅;蒋孔阳美的本质论述评[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书堂;;文化多元主义与美的本质问题:关于形式化的历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学术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现之花——马克思美学思想新探[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马正平;;“美”字“六书”与“本义”研究述评[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玉水;推进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N];文艺报;2011年
2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李培庚;审美发展史纲①[N];文艺报;2005年
5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董学文;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N];文艺报;2011年
8 彭修银;构建当代形态的和谐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春媚;“审美经验”再认识[D];扬州大学;2011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4 史磊;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包妍;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8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牟方磊;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岩;和谐与自由的统一[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3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 宋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道忠;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9 孙茜;美学视野下对现代西方美学及现代派艺术的思考[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95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9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