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游”性体验的生态意蕴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游”性体验的生态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游” “游”性体验 身心共融 生态意蕴 自然解放
【摘要】:"游"作为一种生命动势和审美的节律呈现,体现着中国古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中国美学之"游"带有身体之游和精神之游的双重体验特征,既是精神的,更是身心共融的。生态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直指当代境遇下生命的存在关系,它与"游"性体验共同体现着生命的自由构建。同时,"游"性体验所蕴含的本性解放与整体观念,以及它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和呈现的大爱之境都体现着深层的生态意蕴。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游” “游”性体验 身心共融 生态意蕴 自然解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01)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游”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方式贯穿于中国美学之中,它既是一个文字、词语,又是一个概念;既是一种活动状态,更作为一种生命动势和审美的节律呈现,体现着中国古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游”多维存在于文化构成的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主要特质。真正的、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立柱;;战国时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6 王有卫;;古文献中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举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刘精盛;;郭编《古代汉语》指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姜勇;;自然与人文交融,观景与科考并重——论王士性游记的叙述视角[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徐臣攀;安鲁;;《徐霞客游记》中的广西饮食文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中国传统茶禅美学思想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顾学帅;;徐霞客的人格美特征[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俊潮;杨定;;蜚”、“,
本文编号:1104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0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