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生态美学思考——兼论“自然的自然化”命题与生生美学的要义
本文关键词:雾霾天气的生态美学思考——兼论“自然的自然化”命题与生生美学的要义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现象 雾霾天气 心理距离 文弊 自然的自然化
【摘要】:天气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与天气相关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常见的审美现象。古今中外描绘雾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布洛在论述"心理距离"这个概念时深入分析了海雾转换成审美对象的步骤与根源,从理论上表明雾霾同样可能成为审美对象。随着我国近两年来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与雾霾相关的审美现象越来越多。其中,"APEC蓝"成为与雾霾天气伴生的典型审美现象。这种新兴的审美现象充分说明了"自然全好"这个美学命题的合理性,启发我们批判实践美学核心命题"自然的人化"的理论谬误,促使我们提出生态美学的核心命题是"自然的自然化"。与雾霾相关的审美现象不但昭示了一场深刻的美学变革,同时也强烈地推动着这场变革。从生态美学角度思考雾霾天气,将激发我们反思和批判与文明相对立的"文弊",高度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审美现象 雾霾天气 心理距离 文弊 自然的自然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审美的基本要点与生态审美教育研究”(13AZW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美学与美学的改造”(11JJD750014)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的《美学四讲》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问题:“美的现象极多,却各不相同。松涛海语,月色花颜,从衣着到住房,从人体到艺术,从欣赏到创作……在如此包罗万象而变化多端的领域里,有没有、能不能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作为思考对象或研究对象呢?”1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琴;朱倩;;《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及其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赵希岗;;中国剪纸的现代图形艺术美[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段冰;侯凤斌;;公共空间中导示系统的应用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付军龙;;比德于众禽——也论中国古代的“比德”观[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6 栗永清;;美学“逻辑起点”刍议——兼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关于逻辑起点问题之争[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7 赵昶灵,郭维明,陈俊愉;梅花花色之美的美学浅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卢红蓉;;中国哲学与中医学虚、实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5期
9 张红妹;;从观众的“期待视界”看电影的翻译[J];长城;2012年06期
10 李丽娟;从英汉习语的韵律特征看人们的审美认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晓莹;;红黄蓝与黑白灰——谈当代中国油画色彩的置换与衍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金龙;;文艺学中形式范畴的语义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王馨曼;;马克思《手稿》与中国美学热[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6 朱国佳;;美学与台湾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相契[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7 李维娜;周怡;;浅谈珠宝首饰的趣味性设计[A];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4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杨斌;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碧辉;;从“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后工业时代美的本质的哲学内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杰;;老庄“人的自然化”美学精神的现代激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张公善;;自然美欣赏的三种范式[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范明华;;马克思对自然美问题的本体论诠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1132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3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