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实践存在论元素

发布时间:2017-11-03 13:22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实践存在论元素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美学 实践 存在 天人合一 生成


【摘要】: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着实践元素和存在论元素。其中实践是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存在是审美活动的方式和终结目标。中国古人的实践体现了广义实践观,他们对人生的求索中体现了与自由相契合的精神实践。中国古代思想中尤其强调审美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即追求诗意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存在思想中,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强调美在审美活动中生成。在这方面,中西是相通的。审美活动说到底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一部分,是人们进入无差别境界的途径。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朱立元教授近年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上将实践美学向前推进和发展。其实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实践元素和存在论元素,尽管这些元素本来主要不是阐释审美问题的,但是也涵盖了对审美问题的阐释。当然,这些思想萌芽在今天看来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但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全田;;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J];美与时代(下);2010年08期

2 张黔;;中国古代美学对山水美的主体条件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宁海林;生态美学的实践观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湘;论审美关系的确立与互动[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6期

5 罗宇娟;论马克思美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J];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6 皮朝纲;论“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本质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年01期

7 朱贻渊;审美感悟略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刘士林;;论苦难与审美境界[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郑永格;悟性——对中国古代美学思维特性的当代思考[J];泰安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孟庆艳;形式的合目的性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之比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林清;;成人之美的在地实践(一)[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翁开诚;;成人之美的在地实践(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向峰;;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3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4 郑玉明 冯学勤;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源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6 吴中胜 张燕;建构中国自己的审美学[N];文艺报;2009年

7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8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金雅 聂振斌;现代美学的基本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2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玲;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物化”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彭玲;“仁”的存在论意义及其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3 宋潇婧;中国美学精髓[D];安徽大学;2007年

4 李黎;《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怡静;恐惧的审美现代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张高元;龚自珍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毕东;老子“道”、“气”、“象”范畴及其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影响探析[D];云南大学;2011年

8 王进;自我的转化与审美主体的生成[D];贵州大学;2006年

9 解玉斌;从否定走向乌托邦[D];贵州大学;2006年

10 蒋金华;论中国古典审美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6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36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