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7-11-12 07:0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感性活动 感性意识 感性理论 存在论 感性学


【摘要】:马克思的“感性理论”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国内的很多学者集中将其表述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特征。在存在论角度理解的马克思哲学展现出崭新的理论画面和时代特征,对当前美学研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当中,我国当代美学研究长时期是以从前苏联引入的带有旧唯物主义色彩的所谓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新时期以来,美学研究者都试图摆脱这种“旧唯物主义色彩”,并努力学习西方现代哲学、美学,使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被发现、开启。但是在这个新的美学繁荣局面中马克思哲学却缺乏发言权,这表明对马克思哲学的旧唯物主义理解已经被学界抛弃,但对马克思哲学的现代特征及其指导作用却没有给予充分挖掘。本文意在通过对马克思“感性理论”的研究弥补这一缺憾。 于是本文的主要问题得到规定:一、马克思感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代特征;二、马克思哲学的现代解读对美学研究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关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本文从四个层次说明马克思感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即感性意识、感性需要、感性活动、感性世界。其中又以“感性活动”与“感性意识”最为重要。感性活动,指人们现实当下的、具体的改造自身存在的历史性活动,它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感性意识,指人的主体机能,它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情感等等一系列心理机能。本文要强调的不是感性意识的认知作用,而是它是人的“全部生存的确证”:感性意识是人与世界共存共在的途径和这种“共存共在”给予人的方式。马克思哲学强调哲学对世界“现实”的改造,这种“现实”获得的方式正就是人的感性意识,不曾成为感性意识对象的存在就不是现实的存在、就只能是某种抽象。因而,不立足于感性意识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就不能得到揭示。本文把美学理解为“感性学”时,这个感性即是指人的“感性意识”。“感性世界”是一个以感性需要为驱动的、以感性活动为核心内容的、被感性意识感知并确认的人的现实生存世界。马克思的感性理论可以集中概括为一切科学都要从这样的世界出发。 其次,为说明感性理论的现代特征就要解释本文对“现代”的理解。“现代”只是本文阐释马克思思想的哲学背景。本文以为“以存在论取代本体—认识论”是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近、现代哲学的分野。传统西方哲学表现为“本体—认识”的世界场景,不管是古代的自然主义本体论,还是理念或者绝对精神的本体论,总是把所谓“客观世界”首先设定为一个实体,人与世界的首要关系就是认识关系。近代的认识论极为关注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追问和研究,甚至如康德,用人类知识学体系取代独断的本体论设定,但其对“物自体”却感到无所适从。存在与意识问题一直是近代哲学的根本问题,这种二元论的对立 是近{记咨学无法摆脱的宿命。因而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表现为“认知”关系, 理性和感性都只能是人认识把握对象世界的工具。 现代哲学则首先要消解对“客观世界”的独断设定,从人的个体生存出发, 从把人看作与世界共存的“在世之中”出发,从直接给予的经验自明的“感性 世界”出发。首要问题不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是这个天地人共存世界的展 开,并且这种展开是现实的、历史的、可体验的。真理也不再是命题与客观世 界相符合,而成为“生存如其所是地展开”。用现代哲学的眼光来看,马克思哲 学同样完成了“存在论”对“本体一认识论”的取代。马克思认为思维与存在 问题是“纯粹经院哲学的”虚假命题,哲学的出发点只能是人的现实生存。 关于第二个问题:感性理论对美学研究的意义。鲍姆嘉通确立感性学是在 “本体一认识论”哲学的理性主义场景当中,因而他只能把感性当作初级认知 机能,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在存在论哲学场景中,感性机能、感性意识 是人与自然共存共在的途径和基础,是“人在世界之中的生存”给予人的方式。 因而人的存在必是一种“感性存在”,或者说是一种审美存在。理性只是对这个 “感性存在”的再认识。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栖居”;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 最切近地关乎审美;马克思的《手稿》不是美学著作却不可或缺地关乎美,因 为异化、扬弃、共产主义如果发生在意识和观念当中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现实 的改变才是人的真正解放,而这里的现实性必通过感性意识方能获得。美学作 为感性意识学说,审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现实生存)的感性(通过感 性意识)显现。”感性意识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美学的基础地位。 在这个基础上考察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第一次“美的本质”问题大讨论中, 许多学者站在了旧唯物主义的“本体一认识论”基础之上,审美不可避免地成 为认识论甚至反映论。关于《手稿》的第二次美学大讨论,由于“实践”的引 入解决了审美的根源问题,但也仅仅是解决了审美根源问题,由于没有抓住并 强调“感性”,就无法确立美学的真正对象。感性是人的生存的现实展开,使生 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成为可能。 在这个基础上看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哲学关注的正是人的感性生存,所谓 “发于忧患”、“内圣外王”;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认知把握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3-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梨;马进;陈竹;;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延辉;论从康德到马克思感性理论的内在逻辑[D];辽宁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4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74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