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反本质主义的限度与美的本质的开放——李志宏反本质主义可以休矣

发布时间:2017-12-04 08:35

  本文关键词:反本质主义的限度与美的本质的开放——李志宏反本质主义可以休矣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美学 反本质主义 美的本质 开放


【摘要】:李志宏的认知美学,利用汉语和汉字的模糊特性,生造了一个"美事物"来充当"美本身"和"美本质",把"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搅成一滩浑水,趁机来鼓吹反本质主义。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美事物"这样的词语,"美事物"、"美"、"美的"、"美的本质"等语词是必须辨证明白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反本质主义,就是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否定"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的,但是,反本质主义的限度是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把本质和美的本质规定为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存在的"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打开了本质和美的本质问题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就是开放本质和美的本质问题的表征。因此,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必须反对,然而事物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仍然是哲学和美学的永恒的、开放性话题。李志宏的绝对反本质主义可以休矣!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摘%要:李志宏的认知美学,利用汉语和汉字的模糊特性,生造了一个“美事物”来充当“美本身”和“美本质”,把“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搅成一滩浑水,趁机来鼓吹反本质主义。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美事物”这样的词语,“美事物”、“美”、“美的”、“美的本质”等语词是必须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杰;;文学语境的三层境遇及其阶段性特征[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2 李莹;;电影《乘客》:谁来抚平死亡带来的恐惧[J];电影文学;2014年10期

3 钮震;;从杜尚和巴尔蒂斯看中西方绘画的共通性[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03期

4 李燕娟;;解析盖·里奇电影创作的后现代个性风格[J];电影文学;2014年21期

5 胡牧;;侗族河歌的审美特征[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6 黄思华;;论装饰画的审美与主体间的差异性[J];大众文艺;2015年07期

7 张平;;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新探——以诗艺的标准为分析点[J];美与时代(下);2014年01期

8 肖晓玛;;达尔文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观[J];美与时代(下);2014年03期

9 朱鲁子;;审美“共通感”释疑[J];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02期

10 张平;;美善之辩[J];美与时代(下);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向荣;;现代艺术的存在之维及其反思——阿多诺论艺术的历史传承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有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高萌萌;趣味的力量[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3 曲宁;西方文论史中的有机整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王婉秋;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宗豪;江南船拳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凌芸;加缪美学思想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金丽;杜威经验美学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艳霞;苏珊·朗格“艺术生命形式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林娇;乔治·迪基美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张怡梵;论作品及其向艺术的通达[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6 徐丹;非构思视野下初中游记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胡晶;表现、想象与语言[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赵孟仲;感觉与逻辑的张力[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永胜;基于理性的诗和艺术及其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10 陈阳娟;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看”美学[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延军;波普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困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毛崇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徐长福;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下)[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4 徐长福;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中)[J];河北学刊;2004年02期

5 赵军政;反本质主义批判[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6 唐铁惠;;“反本质主义”的佯谬与霸权意识[J];长江学术;2006年04期

7 和磊;;反本质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11期

8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9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涛;;“后本质主义”文艺学真的可能?——“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批判的再批判[J];东方丛刊;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剑;追求符合文学实际的理论研究[N];文艺报;2014年

2 祁志祥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文学的“本质”问题是否可以探讨[N];文汇报;2014年

3 陶东风 金元浦 萧钰;悄悄的起步:《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吕汉卿;当代文论生产中的反本质主义思维之商榷[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6 谢微;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文学本质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娜;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思想[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0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50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