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开发包含_《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3年
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
陈耀辉
【摘要】:近些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快速成为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伴随着旅游活动日常化、审美化的发展进程,其影响力与重要性日益彰显,作用于经济领域体现为对于旅游产业化的不断诉求,作用于学术领域则表现为对于旅游活动美学特征的亟待总结。而围绕旅游活动所衍生出来的有关旅游产业与旅游美学问题,二者间存在着一体两面的关系,在学理上它们似乎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彼此渗透、相互影响。而任何一次学术研究几乎都是对于日常生活现象的理论总结,本论文也概莫能外,面对国人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逐渐繁荣的旅游活动,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我们需要必要的理论总结与指导,而这类学理性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术活动,更是为一个国家、一种产业、一类学科健康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学理性反思。 关于旅游活动现象20世纪前后便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中国关于旅游美学的研究直到1980年代前后才开始展开,那时关于旅游美学的研究主要将其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且随着“美学热”的消退而淡出了人们的学术视野。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将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试图以美学理论指导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做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但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的理论研究,没有将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适应今天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基于此,本论文力图打通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间的学术界限,将二者在学理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并试图实现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本论文主要划分为四部分,首先遵循知识考古学原则对于旅游美学进行追本溯源的学理性探索,试图梳理出一条中西方旅游美学研究的红线,并在这一历时性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旅游美学在中国当代研究的时间节点,进行相应的共时性研究,将旅游美学所涉猎到的相关学科领域与研究方向铺展开来,展现出一幅清晰全面的旅游美学研究图景。 第二部分主要从本体论层面对于旅游活动进行相关研究,努力探索旅游活动的美学本质。从旅游作为人类活动,到旅游作为人类特殊审美活动的出现过程中,在剥离“活动”的内在动力与本质的基础上,在与其他相关活动的比对中,我们发现了旅游活动的美学本质,且这也是旅游美学不同于其他活动、其他美学类型的特殊本质。 第三部分从认识论层面展开对于旅游美学主客体的研究。在大量吸收当代旅游文化、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景观美学、艺术美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审美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多层面地探讨了旅游美学主客体的独特性,以及二者间的内在、外在联系。 第四部分则从价值论层面将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对于旅游产业进行本体论追问,将旅游活动的产业化与审美化充分结合起来,打破旅游产业的学科限制,将经济学与美学相结合。其次缩小旅游产业研究范围,凸显区域旅游产业这一操作性强、利益最优化的产业形式,发现它在具体发展与经营过程中的美学问题。最后结合个案研究,,将长白山区域旅游产业作为研究的一个示范点,在其旅游产业开发、发展、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与途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中国区域旅游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它们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向我们证明旅游美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作为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思想的总结性、前瞻性研究,本论文无论在研究方法、研究视野还是在理论的本土化、当下化、应用化等问题上,都力图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努力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当下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美学理论,以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学术与中国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4;F5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荣;论审美心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朱志荣;论审美心态的历史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3 胡经之 ,王岳川;论审美体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戴楚洲;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历史考述[J];武陵学刊;1997年04期
5 格勒;“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6 盛世兰;保护旅游景观质量的几个问题[J];创造;1997年05期
7 王确;;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4期
8 易存国;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章海荣;旅游美学研究对象辨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曾志兰;;海峡西岸旅游区旅游文化探析——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文化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邱兴儒;;阿坝州生态旅游发展刍议[J];阿坝科技;2006年01期
3 李会云;再论旅游产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孔庆庆;;《聊斋志异》中的世情悲剧意识及其消解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姚爱斌;康德、叔本华崇高论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10 罗翊重;;从辩证逻辑形式化视野看哥德尔定理[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4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海南;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雄;对我国旅游、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陆启瑞;上海市公园中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冰华;旅游商品的特点和分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安颖;;《旅游美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3 李滨;对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1年06期
4 张梦;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5 郑家度;旅游美学研究[J];财贸经济;1985年06期
6 冯维波;从艺术审美看旅游地的规划设计[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宋文丽;旅游项目策划初探[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8 陈传康,王民,牟光蓉;中心城市和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2期
9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第四医学与康体休闲、康复养生的旅游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2期
10 刘峰;旅游系统规划—— 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任俊香;;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辅相成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2 刘永河;;河南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3 赵红;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状况的成因解析与对策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邓华陵;;全面理解《世界遗产公约》精神,可持续地利用世界遗产[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5 蒋玉凤;;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兼谈桂林旅游文化建设[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6 王文成;;岳西高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构想初探[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4期
7 李雨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J];云南画报;2009年01期
8 刘建华;;形神兼备,互融共进——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考[J];旅游研究;2009年01期
9 申培德;;信息化助推旅游产业现代化[J];丝绸之路;2009年18期
10 孙国学;;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商贸;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旭霞;;旅游业的拓展方向: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2 师守祥;徐丽霞;;论旅游产业构成界定的逻辑与原则[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曹树生;;三峡库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秦仲篪;;论网络营销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翟玉堂;常明芳;任晓燕;;发展水保型生态旅游产业的探索与实践[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锦屏;张爱芳;崔铁成;;浅谈肇庆古河道植物造景规划设计[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7 徐德宽;康海钧;;武汉旅游产业应加速实现“四化”[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8 雷斌;;关于如何做大做强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与建议[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9 李明辉;陈继生;彭秀琴;;积极推进鹤岗旅游产业研究服务龙江经济发展[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发挥古都优势 做大旅游产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西林 实习生 何 芳 通讯员 曹忠生;[N];郴州日报;2009年
2 实习生 邵阳 记者 李娜;[N];图们江报;2010年
3 记者 赵建卿;[N];甘肃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丹;[N];贵阳日报;2010年
5 河金;[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宁夏记者站 王涛 王建宏;[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曹湘黔;[N];自贡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吴清财 记者 邢玲;[N];益阳日报;2009年
9 济宁市旅游局副局长 陈晓霞;[N];济宁日报;2009年
10 北京市副市长 丁向阳;[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耀辉;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于秋阳;中国旅游产业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沈莹;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范业正;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司马志;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8 饶品样;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王新祝;水电旅游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龙兴;广东省旅游产业组织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赵琴玲;平遥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敏;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沈晓静;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燕;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D];海南大学;2010年
6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廖绚;昆明市旅游卫星账户(2002)的构建[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陈智慧;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9 任绪义;地方政府在旅游管理上的职能转变[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文君;中国八大经济区旅游产业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