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学风格摭谈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美学风格摭谈 出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秦汉时期的美学受到儒学的正统思想的影响很深,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特征却是将自然的人格与自然的审美态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对自然的人格进行塑造,从而促成了自然美学的产生。文章从影响魏晋南北朝美学特征的三大方面即玄学、文学、宗教入手,探究魏晋南北朝美学的自然风格与自然美学的形成脉络与重要特征,以期对此时间段美学的自然风格与自然美学的研究有所助益。
[Abstract]:The aesthetics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orthodox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but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re the natural combination of natural personality and natural aesthetic attitud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namely metaphysics literature relig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ormation and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style and natural aesthetics of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 order to help the study of the natural style and the natural aesthetics in this period.
【作者单位】: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魏晋南北朝所处时代的独特性在于它的文化美学并不掺杂过多的政权干涉,因为这两百多年的历史阶段中有无数个政权纷繁交错,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地主阶级的迅速崛起,各门阀士族拥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新的士族子弟渐渐摆脱了汉朝遗留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独立的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鲁枢元;;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吕逸新;盖光;;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生命精神[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曾永成;;“自然界的人的本质”:人本生态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望衡;陈李波;;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环境美学的新视界[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盖光;;文艺生态自然审美的生成性特征——以中国美学为例[J];文学前沿;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丹;;“自然”的灵魂歌者——论迟子建小说的生态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2 刘翠玲;;生态美学探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3期
3 胡宏宏;潘明;;回归自然——《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之生态批评解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张守海;;本土生态批评:范畴与观念——以自然、生态、环境三范畴及相关理论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陶玉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伍永忠;;中国环境美学的开拓者——陈望衡的环境美学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0年12期
7 朱鹏杰;;范畴与体系:中国语境下的精神生态批评研究[J];鄱阳湖学刊;2010年04期
8 胡牧;;生态批评的绿色化及其方法[J];鄱阳湖学刊;2014年02期
9 蔡霞;石平萍;;“道法自然”——解密《接骨师之女》的生态回归主题建构[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1年02期
10 谢斌;;“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与生态人格生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翠玲;新疆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机制与自然火干扰体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剑;土地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常如瑜;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美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彦妮;中国古典诗学的生命精神[D];延安大学;2011年
2 廖敏倩;文明向着自然返回[D];宁波大学;2011年
3 郑志国;《西游记》生态意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聂存虎;人与自然交往观念的历史考察与当代重构[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陈莹;文学活动的生态审美视域与生态伦理叙事[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6 乔丛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红英;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捷;舟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9 刘朋丽;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文心雕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康;生态美学视域下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创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伯海;;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2 蒲震元;;“人化”批评与“泛宇宙生命化”批评——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模式中的两种重要批评形态[J];文学评论;2006年05期
3 马大康;;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征及其现代转变[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6期
4 张晶;审美感兴论[J];学术月刊;1997年10期
5 杜维明,刘诺亚;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J];世界哲学;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37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7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