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实践品格与美学突围——公共性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美学

发布时间:2018-01-05 20:04

  本文关键词:实践品格与美学突围——公共性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美学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性 生态美学 话语困境 美学突围


【摘要】:在对生态危机的美学回应中,生态美学完成了理论话语建构。但其话语体系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主体性的遮蔽与放逐,"生态美"概念的泛化,话语资源的强制阐释,使生态美学的审美实践裹足不前。要想从这样的困境中突围,生态美学应当充分张扬公共性,在"公共美学"和"参与美学"两个维度上提升自己的"实践品格"。依托丰富有效的美学实践,通过生态审美的"共通感",营建自己的美学共同体,塑造更多的"生态美学公共人",最终实现生态美学的美学理想。
[Abstract]:In the aesthetic response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aesthetics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discourse, but the limitations of its discourse system are obviou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helter and exil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beauty" generalization. The forced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resources makes the aesthetic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hold back. If we want to break through this dilemma, ecological aesthetics should fully promote the publicity. In the two dimensions of "public aesthetics" and "participation aesthetics", the author promotes his own "practical character" and builds his own aesthetic community through the "common sens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lying on rich and effective aesthetic practice. Mold more "ecological aesthetics public people",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aesthetic ideal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贵州日报报业集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生态美学在中国出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被中国官方明确提出来之后1,生态美学成了中国美学的热门话题。生态美学对于现实生态问题有强烈的关注意识,借鉴了西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环境美学、生态批评等研究成果,并不遗余力地从中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春时;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高冠宇;江国华;;公共性视野下的环境公益诉讼:一个理论框架的建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3 万书元;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其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社会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6期

5 陈望衡;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事实、评估和可能[J];哲学研究;2009年08期

7 周维山;;生态审美如何可能——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理论困境探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生态主义法律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全喜;杨雪;;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4 梁君思;;生态治理视角下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的长效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5 王勇;;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生态伦理学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1期

6 刘新敖;;近年来国内文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李晖;许等平;张煜星;;中国传统森林观浅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苏祖荣;;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与当代哲学比较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宇遐;刘永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伦理责任建设[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樊小贤;刘滨;;试论道德自律的生态伦理意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海;;弘扬长征革命精神 推动贵州科学发展——贵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贡献[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田富;;生态文明建设刍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7 石玉宝;李W毩,

本文编号:1384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84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