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美学、道学述论
本文关键词:人学、美学、道学述论 出处:《学术月刊》199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美学 人学 文化精神 中国思想史 道学 科学主义 述论 亲缘关系 端运动 理论框架
【摘要】:中国的人学、美学和道学蓄积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研究它关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国的人学从天命论中解放出来,包含变革天命和保持人与天的正常关系这双重意义。中国古代人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母体,中国古代美学以人和人的价值为中心议题。 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框架,是在世俗真、善、美之上,耸立着“大全大美”这一层次,其特征是:以人为中心,由人连通艺术:真、善、美以善为核心;世俗的真、善、美与超世俗的大全构成理论框架。
[Abstract]:Chinese human studies, aesthetics and Taoism accumulate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study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lf-cultivation, family unity,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leveling the world. Chinese human studies are liberated from the theory of destiny. It contains the dual meaning of changing the destiny and maintaining the norm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cient Chinese anthropology is the mother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is based on the secular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stands on the level of "great beau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human being as the center". The art of being connected by people: true, good and beautiful with good as the core; Secular truth, goodness, beauty and transcendental works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C912.1;B
【正文快照】: 卜了解中国的人学,对于中尉的荚学简直“不得其门而入”;理解了中国的美学,则对于中吲神秘的道学,“虫I不中,不远矣”、, ;㈧叫们几。j‘、美学和道学蒿佻甜s¨#K族的文化柏神,影f究中国的人学、美学和道学,不能当作‘。股的学水活动,不是可有Ⅵ圮的学术论题,它关系着修身、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理群;“新的小说的诞生”[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2 陈伯海;;破人性之禁域 探艺术之奥区——重读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J];上海文学;1980年11期
3 葛中义;对文学中人与现实关系问题的一点意见[J];文艺研究;1981年05期
4 欧力同;存在主义的人学剖析[J];社会科学;1981年03期
5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吗?[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4期
6 甫文柏;;“文学是人学”的提法科学吗?[J];学术月刊;1982年12期
7 刘保端;;关于“文学是人学”问题[J];文学评论;1982年03期
8 陈守元;韩愈道学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9 柯大诩;《红楼梦》与《镜花缘》[J];红楼梦学刊;1983年01期
10 晓江;;电影学也是“人学”——观影六记[J];电影新作;198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梅;;盲人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陈其芳;;李侗与《延平答问》[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陈进国;;困惑中的建构——“理一分殊”说的形成及形上拓展[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王金仙;;一人学一技 一技兴一业 一业富一村——太原市南郊区西草寨中心校实施科教兴村的报告[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5 陈燕君;;简析非智力因素对盲人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6 胡军;;庄子人学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7 孔令兴;;张载人学根据及其理念世界[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白中伟;;论张学思想体系的渊源[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陈俊民;;道学与宋学、新儒学、新理学通论[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黄楠森;;序[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诗芹 文霞平;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在肥开幕[N];安徽日报;2000年
2 海南贸促分会;开发毛里求斯市场7项建议[N];中国贸易报;2000年
3 邓步来;开放式大学的辉煌[N];重庆日报;2000年
4 科仁;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中科院主要力量[N];中国人事报;2000年
5 张义德;叶适在南宋学术界树起的三面旗帜[N];光明日报;2000年
6 汪学群;清前期的学术思想论争[N];光明日报;2000年
7 段文莉;医学首先是人学[N];健康报;2000年
8 刘先曙;弹跳机器人将成为警察的好帮手[N];科技日报;2000年
9 记者 李占军;选题: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 管理:最好的管理是没管理 文化:科研道德是重要问题[N];科学时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尹晓华;道教研究国家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成立[N];四川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纪春;道学与南宋中期政治——庆元党禁探源[D];河北大学;2001年
2 徐斌;当代中国改革的人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陈红;别尔嘉耶夫人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友军;批判的人学[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宇;永嘉学派与南宋温州区域文化的进展[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桂奎;中国写人学[D];复旦大学;2005年
9 刘勇;河豚鱼多药耐药基因组全长序列和邻座基因的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10 赵剑华;(一)基于p53-MDM2空间结构的非肽类小分子MDM2阻断剂的初步研究 (二)RA109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蛋白的活细胞定位及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坚;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4 李宏伟;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长胜;造纸机定量水份自适应计算机控制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建;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初晓庚;沈阳东西干道预应力连续梁优化设计及空间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8 潘伟昌;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分析与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9 马利;机械制造业PDM(产品数据管理)信息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10 王娜;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88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8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