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美”的理解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美”的理解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理解,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从哲学本体论——道论出发,引申出美学本体论——境界论,不仅得出"美在境界"的结论,还产生了"妙"、"神"、"逸"、"清"等美的命名,这些概念重在揭示道的某方面的性质。另一条线索,则是从审美发生论出发,从现实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美"这一概念,从关注人的生存功利到关注事物的形式。这两条线索并不对立,在发展过程中也相互重叠。"丽"这一美的命名,就是这两条线索重叠的产物,既突出形式的美,也重视内容合于道。
[Abstract]:There are two clu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One clue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ontology-Tao theory, which extends the aesthetic ontology-realm theory, and not only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beauty lies in the realm". It also gives rise to the naming of beauty such as "Miao", "God", "Yi", "Qing" and so on. These concepts focus on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a certain aspect of Tao. Another clu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occurrence and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reality. Created the concept of "beauty", from concern for human survival utility to concern about the form of things. These two clues are not oppos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lso overlap. "Li" this beautiful name. It is the overlapping product of these two clues that highlights both the beauty of form and the attachment of content to Tao.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远古文化与世界上其他远古文化一样,具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很有意思的是,其他远古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其感性色彩逐渐淡化,理性加浓,走向抽象;而中国文化在其后来的发展中,理性的强化并不以感性的弱化为前提,反过来,理性的强化倒促使其感性向着审美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双贵;距离:美学研究的新起点[J];北方论丛;1999年02期
3 涂平荣;;孔子行政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王瑾瑾;论中国文学艺术"秋"文化的"话语[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S2期
5 余君;;中国古代柳树的栽培及柳文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苏雪痕,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7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8 易敏;在对译与比较中观察汉语词义系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郭沈青;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年代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国瑞;;《讲话》中的文艺学基本原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王桂妹;;诗与画的超越与界限——对闻一多《秋色》的另一种解读[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8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雁华;诗化人生的现实栖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赫萱;从绝句看中国艺术的思维方式[D];四川大学;2002年
4 刘湘兰;崇高·优美·滑稽[D];湘潭大学;2002年
5 杜晓莉;《景德传灯录》同义名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9 张社列;徐锴《系传》对字义的再阐释[D];河北大学;2003年
10 郑亚芳;边塞行吟曲 心灵咏叹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萍;;浅析“审美观照”的美学意蕴[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李军学;;身与物游——论中国古典美学身体性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丛星;;试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模糊性[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4 叶朗;;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几个问题——《中国美学史大纲》绪论[J];学术月刊;1985年08期
5 范均;;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双重主题——评《中国美学史大纲》[J];学习与探索;1987年03期
6 刘方;;评《静默的美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7 罗翊重;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思维模式的深层探索[J];学术探索;1997年04期
8 彭修银;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系统化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2年04期
9 杨春时;杨晨;;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程地宇;文之本体与道之本相——艺术空白片论之二[J];探索;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李庆本;;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张立斌;;美学:学科发展的体系性及界限性[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7 ;闭幕词(摘要)[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李庆本;;王国维与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型[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10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军海;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2 肖瑶;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掘进[N];光明日报;2008年
3 彭民权;魏晋清玄:道家的美学实践[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王学海;中国美学原点的反思和建设[N];文艺报;2005年
6 潘杰;以水为美——人类独有的审美情怀[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8 刘桂荣;中国美学,超越生命的性灵抒怀[N];光明日报;2007年
9 王先霈;不言之言 非美之美[N];文艺报;2001年
10 徐碧辉;自然美的发现与审美化的生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鹏英;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传友;清代实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D];复旦大学;2003年
5 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焱;道家自然美学发微[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鹤立;试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三分思维方式[D];安徽大学;2004年
3 圣静;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清”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岳永洁;道家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建玲;中国古典美学中“游”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江涛;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悲”[D];郑州大学;2005年
7 刘金玲;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的现代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姚爱斌;中西美学审美类型论比较——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D];安徽大学;2001年
9 杨柳;先秦儒道美学思想中的“大”美[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刘中元;《淮南子》生命美学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