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审美原则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1-10 15:20

  本文关键词:论审美原则的形成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 审美原则 滞后性


【摘要】:本文从美的定义入手,通过对美的复杂性、组合性、有用性、有用的净化、时间性等论述,阐明了审美原则的形成晚于现实的论点。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definition, the complexity of beauty combination, useful, useful time of purification, etc. discuss, clarifies the realistic aesthetic principles formed later than the argument.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论审美原则的形成黄明慧摘要本文从美的定义入手,通过对美的复杂性、组合性、有用性、有用的净化、时间性等论述,阐明了审美原则的形成晚于现实的论点。关键词美,审美,,审美原则,滞后性黑格尔曾强调,哲学的形成是晚于现实的。审美原则的形成,也与哲学的形成相仿佛。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祖哲;;概念分析:快感、美、美感、审美与艺术——兼论美学即是艺术哲学[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蓓;;也谈美、审美与艺术——兼与王祖哲先生商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时宏宇;;美、审美与艺术的界定——与王祖哲先生就艺术等概念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举;;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6 陆贵山;;异化与审美[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7 ;卷首语[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吴子林;;“文以化成”:存在境域的提升——孔子审美教育思想诠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9 成穷;;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上)[J];艺术·生活;2001年04期

10 葛祥国;马国照;;浅谈后现代艺术的本质——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J];山花;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审美的意蕴[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周小仪;;消费文化与审美覆盖的三重压迫[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3 罗新宇;;美的社会学定位——对美的历史起源的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朝元;;关于城市建设中生态审美问题的思考[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朱青君;;《体验经济时代的审美快乐》[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道一;;和谐社会对美学的呼唤[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张道一;;和谐社会对美学的呼唤[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查常平;;作为意性文化的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静;审美:换一种心态[N];安徽经济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广玉;常念如意处,储蓄美和爱[N];南京日报;2008年

3 童庆炳;美在关系中[N];人民日报;2005年

4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审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肖世敏;关于《审美疲劳》与美学研究问题[N];文艺报;2004年

6 陈遵沂;境界向往中的哲思与审美[N];人民日报;2004年

7 代丽丹;中国化的审美与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陕西师大文学院 李西建;消费时代的审美[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陈遵沂;哲学式沉思与审美式沉思的相通相融[N];光明日报;2002年

10 王汶成;城市广场与中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6 赵东;自然之道与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7 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3年

8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宗勇;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美学热的缘起[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彭玲;“仁”的存在论意义及其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4 何军民;审美和艺术的自由[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池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审美前瞻[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燕;审美与启蒙的双重变奏[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8 方国武;《淮南子》审美理想论[D];安徽大学;2002年

9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孟祥海;几何世界:认知与审美[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5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05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