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出处:《学习与探索》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明末清初 李贽 美学思想 自然人性论 泰州学派 资本主义萌芽 童心说 伦理道德 自然之道 百姓日用
【摘要】:李贽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自然之为美"的命题,他用"自然"概念指涉人的天然心性,这就把人的天然心性的问题带进了美学的领域,使其美学思想带有了强烈的自然人性论色彩。这一命题中的"自然"概念包含了童心、私心、匹夫之本心和个性等内涵,以其本真性、功利性、平民性、个体性而成为值得崇尚和激赏的美。它们荡涤了以往王阳明心学赋予这一概念的过于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体现了泰州学派的思想革新,显示了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所带来的整个时代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动。
[Abstract]:Li Zhi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Chinese first proposed the "natural beauty" proposition, he refers to people's natural disposi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nature", the human natural disposition problem into the realm of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s thought with a strong color.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the propo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ure" contains the innocence, selfishness, civic conscience and personality connotation, its authenticity, utilitarian, civilian, individual and be worth advocating and appreciate beauty. They cleaned up before Wang Yangming's given this concept is too strong ethical color, embodies the the Taizhou School of thought innovation, profound changes of spirit of the whole era shows after the middle of Ming capitalism brings.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一、论天然心性:“以自然之为美”黄宗羲在评说王阳明心学的流变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王门惟心斋氏盛传其说,从‘不学不虑’之旨,转而标之曰‘自然’,曰‘学乐’,末流衍蔓,浸为小人之无忌惮。”(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此话虽主要从负面评价,但对于王学的流变,讲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致读者[J];江西社会科学;1980年00期
2 伯昂;声讨封建专制主义的檄文——介绍黄宗羲的《原君》[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3 吕英华;《原君》简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4 陆巴;《江户时代的日中秘闻》[J];世界历史;1980年04期
5 马数鸣;对方以智哲学思想的再探讨[J];江淮论坛;1980年02期
6 薛永年;《画筌》浅析[J];美术研究;1980年01期
7 张秀莲;昆曲发展简史[J];戏曲艺术;1980年01期
8 崔锦 ,孙宝发;从“四王”的作品中借鉴些什么[J];美术;1980年08期
9 刘建华;山根幸夫介绍日本研究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情况[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10 朱金甫;关于《快雪时晴帖》进入清宫的史料[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协理;;傅山与学者名士交游考[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2 张仲淳;;漳州窑系瓷器的特征、年代及对日本的影响[A];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3 苏丽娟;;明崇祯青花人物笔筒[A];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4 朱国珍;;莆田地区三一教的观察与思考[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5 余楚修;;巴渝文化刍议[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瓯燕;;我国长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孙琴安;;论李贽的文学评点及其地位[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吴文;;顺昌畲汉婚俗浅探[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陈在正;;台北县清水祖师庙与安溪移民[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10 林瑶棋;;_炏计值豐@的Z阶婷駮揚硦獖荶阶嫖幕痆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美术出版社推出《八大山人全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彭忠德;史胆与史责[N];光明日报;2000年
3 许苏民;也谈清学史:思想与思想家[N];光明日报;2000年
4 商传;《万历十五年》与晚明时代[N];光明日报;2000年
5 浙江绍兴柯灵小学 张东华;如何评价儿童画中的想象[N];美术报;2000年
6 钱茂伟;张燧和《千百年眼》[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陈平原;金瓶梅(二)[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汪政;现实关怀与人文追问[N];文学报;2000年
9 曹 芊;明代学术史研究的新高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胥晓琦;太极拳的起源[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启发;明代公案小说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平仁;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4 章启辉;王夫之的《四书》研究及其早期启蒙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陈曦;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尚丽新;《乐府诗集》的刊刻和流传[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D];复旦大学;2003年
8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苏凤格;明末清初法律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克勇;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罗美云;试论《仁学》的启蒙精神[D];河北大学;2000年
3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戴峰;论唐甄的启蒙思想与散文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樊玉兰;“真一”、“数一”、“体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杨承松;网络技术文本英译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7 陈娟;袁宏道尺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美钦;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9 李军宏;借“身”铸“魂” 点“铁”成“金”[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辉;玄天上帝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13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1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