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美学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判断
本文关键词:都市美学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判断 出处:《学术月刊》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都市美学 都市化 审美主观形式 形式感 形式结构
【摘要】:审美主观形式是奠定美学理论第一块最重要的基石。只有这种特殊的既与对象相关又不同于现实对象的审美主观形式,才能标识出审美活动与知识活动、伦理活动以及人类物质实践的差异。都市美学在整体上隶属于美学研究,其逻辑起点与"审美主观形式"密切相关。作为对当今审美经验与审美活动的理论总结,都市美学与它的诸种历史形态又有重要区别。都市化进程在聚居空间、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生活观念、文化生态等方面引发的现实变化,直接影响并改变了都市人以及受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村与中小城市居民的"审美主观形式",使其主观方面的"形式感"与客观方面的"形式结构"均发生相应的变异与重构。把后现代的欲望主体同人的原始本能及传统的感性审美生命混淆在一起,是人类在都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审美异化现实。只有以"审美主观形式"的当代重建为中心,将后现代社会中欲望化了的"审美主观形式"与主体真正的"形式感"区别开,才能为都市美学建立一个必要的逻辑起点,以及为都市美学提供一个可靠的价值立场。
[Abstract]:The subjective form of aesthetics is to lay the first aesthetic theory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rnerstone. Only this specia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bject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object, the subjective form of aesthetic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activities and ethical 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rial practice. Urban aesthetics on the whole belongs to the study of aesthetics, it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with the "subjective form of aesthe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As of today'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urban aesthetics have great difference with the historical forms of i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space, mode of production, social structure, life concept,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of reality changes caused by the direct influence and change the city and rural urbanization effect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residents "subjective form of aesthetics,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sense of form "structure and the objective aspect"" Both vari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fter the primitive instinct of modern human subject of desire and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life mixed together, is that human fa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the most serious aesthetic alienation. Only by rebuilding the subjective form of aesthetics "as the center of the contemporary, postmodern society of desire the" subjective form of aesthetics "and the real subject of" the sense of form "to distinguish, to establish urban aesthetics a necessary logical starting point, provide a reliable value position as well as urban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899) 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A类)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4.2
【正文快照】: 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大都市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传统大都市、当代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心理趣味、艺术经验与审美活动,为都市美学这一美学新形态的发生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对象与条件。与以和谐为最高理想的古典美学、以反抗资本主义文明异化为主题的现代美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J];学术月刊;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李春青;;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雪松;相明;;崇高与人类生存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崇高的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周露;;现代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空间架构——社区商业空间的功能构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黄天其,邹振扬;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社会文化生态学问题[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李永刚;城市化与乡镇企业空间聚集进程相关性研究[J];财经论丛;2001年06期
9 陈本益;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杨柏岭;况周颐、王国维词学思想比较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5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8 邵强;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10 秦力;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王娟;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1870—1920年美国城市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6 刘圣中;社区管理社会化[D];厦门大学;2001年
7 高国栋;制度变革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吕晓玲;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D];苏州大学;2002年
10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都市化与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性[N];文艺报;2008年
3 高小康 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化冲突时代的都市美学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416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1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