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
本文关键词: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 出处:《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美学和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只有对实践的概念有个历史的全面的认识,只有把马克思的实践观放在西方整个实践哲学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美学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只有把实践和全球化、现代性的历史趋势联系起来,才能看到实践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外延的拓宽,为实践美学的发展提供准确的切入点。也只有发掘出实践美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对于实践美学的挑战,为当代中国美学建设做出实践美学应有的理论贡献。 导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意义、思路和总体架构。在历史的视野中对实践和实践美学作一个纵向的梳理,并且把实践和实践美学放在全球化、现代性的现实背景下考察,这对于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实践进行历史回顾之前,首先分别从东西方对“实践”作词源学的回溯,然后指出本文讨论的实践主要是西方哲学、美学意义上的。 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题为西方实践观及其美学思想的历史考察,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西方早期哲学中的实践观及其美学思想,第二章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及其美学思想,第三章现当代的实践观及其美学思想。在这三章中主要介绍的是从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政治实践开始到当代实践哲学的复兴。我们看到实践这个概念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为西方实践哲学奠定了基础,为其划定了相对清晰的理论界限,影响着实践哲学的发展。而到了康德那里则试图恢复实践哲学的古希腊传统,并对一些问题作了全新的阐释,从理性本身出发建构先验的实践哲学,强调实践理性的自由特征。他把实践与道德(德性)联系起来,把实践厘定为“道德的”,实践就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这一转向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和整个西方哲学都是关键的一步。黑格尔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康德、费希特、谢林的辩证法的思想,在吸收了费希特关于行动和实践的思想的基础之上,借鉴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劳动的论述,把辩证法的原则贯穿到对于实践概念的解释论证当中,从而对于实践的内容实质和过程有了精辟的概括,对于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现当代西方哲学出现了实践哲学的复兴。这种实践哲学的复兴并不是对于亚理士多德式实践哲学传统的复兴,而是恢复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精神的情况下,对于生活世界、日常生活实践、话语实践等与实践哲学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阐释。现当代西方的实践概念,已经不同于古希腊传统实践哲学那种带有伦理性质的公共政治活动,也不同于近代以来以征服、改造自然为宗旨的物质生产劳动,而指以个体为中心的生存实践,是在日常生活世界里进行的人生实践。 下篇题为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建构,包括三个章节:第四章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美学思想,第五章实践美学,第六章新实践美学。马克思颠覆了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建构起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其实践观是有史以来人类对于实践理论最为科学、深刻的概括。但是马克思对于实践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由浅入深、由不成熟到更加完善科学的一个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实践的这一认识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践观的准备期——理论批判意义上的实践观念的阶段;形成期——实践概念的提出和实践观逐步趋向成熟的阶段;成熟期——科学实践观基本形成的阶段。 在论争中诞生和发展的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哲学基础的美学流派。我们把实践美学大致分为:确立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论战和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未来发展:新实践美学的拓展。在简要的历史回顾之后,论文指出蒋孔阳的实践美学是不同于李泽厚的新实践美学。他的美学思想力图突破传统认识论框架下的实践美学,克服了主客二分的思维弊病,蕴涵着存在论的思想。新世纪的实践美学应该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当代美学面临新的历史环境和挑战,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而停滞不前,对于实践美学而言,我们并不同意“超越论”学者持有的实践美学已经没有学术价值,可以退出学术舞台的观点,而认为实践美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还有着很强的理论活力,可以沿着蒋孔阳的新实践美学的思路“接着讲”,把实践美学的研究和当下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现代性和全球化都构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两大纬度,,因此我们准备分别介绍一下现代性、全球化与新实践美学的关系。 在结语部分,我们再次强调只有把实践和实践美学放在历史的视野中进行观照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内涵。实践这个概念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从泛指一切生命物体的活动,到贵族阶层特定的政治伦理行为;从神学的实践观到认识论的实践观;从道德的纬度来理解实践到社会关系的层面来阐述实践;从把辩证法引入到对实践分析到用生存论来改造实践,实践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被不断地丰富。我们更愿意看到实践和实践美学的发展性和开放性,让我们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结合中国当代现实来研究他们,而不是过早的宣布他们的终结。
[Abstract]:" Practice " is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whole Marxist philosophy , aesthetic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ractice aesthetics . Only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has a historical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 Only by linking the practice of Marx and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modernity can we see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practice in the new era . Only by developing practical aesthetics in the new era can we better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mak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 The introduction part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 thinking and general structure of this topic .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 the author makes a portrait of the practice and practice aesthetics , and puts the practice and practice aesthetics in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ractice aesthetics . The main part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ractice and its aesthetic thoughts , including three chapters : the first chapter , the practice view and its aesthetic thoughts in the early philosophy of the West , the second chapter , the practice view of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its aesthetic thoughts .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practical and practical philosophy , the revival of 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has been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ristotle ' s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practice . I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ncient Greece ' s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practice . The next chapter is entitled Marx ' s practice view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ractice aesthetics , including three chapters : Chapter IV Marx ' s practice view and his aesthetic thoughts , chapter five practical aesthetics , and the sixth chapter ' s new practice aesthetics .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aesthetics of practice in the new centur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i Zehou ' s new practice aesthetics .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 we do not agree that the practice aesthetics held by scholars in the new centur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i Zehou ' s new practice aesthetics . In the conclusion part , we emphasize once again that only the practice and practice aesthetics should be viewed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to better grasp their connot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弓;;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与实践美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世涛;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二[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华f ;超越实践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兼评刘纲纪先生实践美学观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曾耀农;实践美学开放性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曾耀农;论实践美学的开放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张玉能;从实践美学的话语生成看其生命力[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7 张春燕;;“新世纪实践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朱立元;实践美学哲学基础新论[J];人文杂志;1996年02期
9 曾耀农;开放性:实践美学的发展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10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现代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黄振定;;“合理性哲学”的理性-经验系统观与马克思的感性实践观简论[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林朝霞;;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的发展与困境——评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王汝;;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特色[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6 杨卫明;;简论墨家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顺堂;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观[N];河北日报;2003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彭公亮;内在视域的“实践美学”新构建[N];文艺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修晓波 中央纪委信访室;加强理论指导 着力提高实践能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记者 路济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8 刘辉;树立三种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N];宜春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雁 肖国忠 户华为;“火热生活让我找到新的研究方向”[N];光明日报;2011年
10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2 薛俊清;论生存活动的个体性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增花;实践与至善—马克思在伦理学上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景堂;邓小平哲学思想新论[D];北京大学;2000年
7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庞立生;理性的生存论意蕴[D];吉林大学;2003年
10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琬莹;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2 付书朋;实践美学自然美论的反思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萌彦;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D];河南大学;2011年
4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文华;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王丽;生命美学的理论价值和局限[D];山东大学;2005年
7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8 祝勤;情感的回归[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郭宾;浅析人类的艺术创造[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0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20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