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_《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06年
《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色
崔玲
【摘要】:《古诗十九首》以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风格,被誉为“一字千金”和“五言冠冕”,它的高度艺术成就既是五言诗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又是人的觉醒和生之咏唱的最典型的表达方式。《古诗十九首》中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是整个建安时期“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前奏,是“文的自觉”的起始阶段。本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求《古诗十九首》所具有的美学特色。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概括梳理《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成果,指出其美学研究仍待深入。 第二部分 论述《古诗十九首》与汉末美学思潮之关系。第一,从经学的衰颓、老庄思想的复归、社会政治、经济、楚骚美学和汉代文学五个方面对汉末美学思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汉末“个人自我之觉醒”的美学思潮;第二,从“贵真”思想的复萌、“感伤主义”的出现及美学意识对人生各个方面的渗透几个侧面,分析了汉末美学思潮的特点:第三,探讨了《古诗十九首》与汉末美学思潮的关系。 第三部分 对《古诗十九首》自然美、含蓄美、悲凉美、浑雅美等美学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第一,《古诗十九首》自然之美表现在深衷浅貌、自然精切的语言和情感的真挚自然上;第二,《古诗十九首》的含蓄美表现在表情达意说理、用典、比兴以及曲终奏雅,意在言外等方面。它的含蓄美使人回味无穷;第三,《古诗十九首》悲凉之美表现在其思想内容、主题及诗歌意象的选择上,高度发达的对“悲”敏感的审美心理,使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来体现其悲凉之美;第四,通过诗义结构的完整、连贯,诗歌意境的浑融,生命意象的融合以及物我关系的转换等方面,探析《古诗十九首》的浑雅美。 第四部分 分析了《古诗十九首》的美学风格在创作和审美方面对后世文学审美的影响。阐述了《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美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铁娜;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秋丽;屈赋植物文化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2 陈博;“含蓄”范畴新释与含蓄诗学体系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岳世颖;《古诗十九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于琨奇;两汉田租征收方法与数量探析[J];安徽史学;1995年01期
3 祖保泉;《司空表圣诗集》由来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张柏青;“二十四韵”语境别义──《二十四诗品》作者补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陶礼天;读司空图《书屏记》书后——表圣诗论受《文心雕龙》之影响及相关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祖保泉;《二十四诗品》是明人怀悦所作吗?[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陈文忠;含蓄美探源[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刘晓星;;论钟嵘《诗品》对五言诗发展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8期
9 项晓静;从古代丧葬制度中透射的伦理思想及宗教观念[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方英敏;;自然思维与庄子物性理想的诗性镜像[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敏俐;[N];光明日报;2006年
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清华大学教授 王宁 四川大学教授 曹顺庆 浙江大学教授 池昌海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教授 施旭;[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世和;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D];苏州大学;2001年
2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3 李新城;东汉铜镜铭文整理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津瑾;《古诗十九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张大鹏;原型批评和原型类别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石红;《古诗十九首》浅探[D];西北大学;2003年
4 吴静;中国明清小说的反讽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岳丽颖;《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雪;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7 宋涛;楚辞意象与楚辞诗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会英;班昭与《女诫》[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文宣;自然之子的绿色情结[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成东建;《古诗十九首》与汉末士文化[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映戎;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洁馨;谈中国古典人文景观中人性的体现[D];山东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洪明;冲突与嬗变——论《古诗十九首》与诗歌自觉时代的开始[J];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02期
2 周洪波;试论《古诗十九首》的“直而不野”[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张福民;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忠君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汪榕培;今人译古诗──英译《古诗十九首》札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5 吴大顺;论《古诗十九首》的悲剧精神[J];怀化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6 曹瑞娟;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谈《古诗十九首》中的时空观念和生命意识[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01期
7 侯海荣;;略论《古诗十九首》的忧郁特质[J];青年文学家;2009年24期
8 刘洁;;《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探析[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9 潘啸龙;温丽悲远 惊心动魄——《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三题[J];江淮论坛;1990年05期
10 黄凌;欢愉之辞难工 愁苦之言易好──谈《古诗十九首》的感伤情怀[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玉石;;论郭沫若的城市意识与城市诗[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2 黄京鸿;;初中地理新教材改革特色的美学赏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高建平;;“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光荣;;朱自清与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梁晓景;;月宫“白兔捣药”神话新诂[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晓媛;;汉画中的园林植物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厚生;;关于曹禺的读书和看戏——学习《曹禺全集》第五卷有感[A];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水市麦积区西坪初中 霍文强;[N];甘肃日报;2011年
2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庞淑琴 徐克让;[N];兵团日报(汉);2003年
4 夏硕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深圳市福田区文化馆文化专干 秦锦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罗秀梅;[N];山西日报;2005年
7 韩敬群;[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木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付艳霞;[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止敬;[N];中国老年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飞;中古五言诗形式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赵琼琼;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杨会敏;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鹏;《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秀华;《诗经》采集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万志全;扬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建为;左拉的自然主义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本厚;六朝游文化视野中的山水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劲辉;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玲;《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色[D];兰州大学;2006年
2 刘酩诗;《古诗十九首》在魏晋六朝唐代的传播接受[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滢;《古诗十九首》“游”之探析[D];云南大学;2010年
4 李嵩明;唐前《古诗十九首》接受史[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马津瑾;《古诗十九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杨宏宇;企慕中的人生悲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岳世颖;《古诗十九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常雪滢;《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与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宝山;《古诗十九首》词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轶群;汉末士人心态与《古诗十九首》[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