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形式的公共性与现代性的身份认同
本文关键词: 审美形式 公共性 现代性 身份认同 出处:《学术月刊》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前现代社会身份认同的辅助形式,审美形式因其公共性精神本义而为上层阶级所据有;作为现代社会身份认同的主导形式,审美形式因其符号性价值而为人们所争夺。审美形式与身份认同由此呈现出如下递进关系:特定的社会群体通过特定的审美形式强化自己的群体属性,特定的审美形式经由特定的社会群体而提升自己的符号价值,审美形式由此超出美学而进入政治哲学题域,成为现代性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但唯礼器信仰的前现代身份认同夸耀审美形式的公共性价值,舍弃其所蕴涵的自然生命根基;唯形式扮饰的现代性身份认同高扬审美形式的符号性价值,忽略其所深潜的公共性精神本义,二者均导致身份认同的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需要在现代社会生存论视野内,重返审美形式的源发性属性和自然生命根源,凸显审美形式的自律—他律性,以此建构自我—他者型的身份认同模式。
[Abstract]:As an auxiliary form of pre-modern social identity, aesthetic form is possessed by the upper class because of its original meaning of public spirit, and is the dominant form of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 Aesthetic form is contested by people because of its symbolic val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form and identity is as follows: specific social groups strengthen their group attributes through specific aesthetic forms. Certain aesthetic forms promote their symbolic value through specific social groups, and aesthetic forms thus go beyond aesthetics and enter into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domai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modern identity, but the premodern identity of ritual belief boasts the public value of aesthetic form and forgets the natural life foundation contained in it. The modern identity of formalism promotes the symbolic value of aesthetic form, neglect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ublic spirit, and both of them lead to the crisis of identit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crisis,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is crisi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social existentialism.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form and natural life root, highlight the aesthetic form of self-discipline-heteronomy, so as to construct a self-other-type identity model.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审美风尚与主体身份认同关系问题研究”(201104916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H·马尔库塞 ,郭巍青;美学的形式[J];现代哲学;1987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亚春;解构与摧毁——关于德里达与海德格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姚爱斌;康德、叔本华崇高论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宛小平;;以中国传统智慧会通和消化康德的第三批判——牟宗三美学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畅;;幸福、和谐、智慧与优雅:当代幸福主义的视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3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胡显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A];2006第四届亚洲传媒论坛——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U,
本文编号:1521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2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