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狄德罗“理想的范本”与中国戏曲“传家的衣钵”——重温朱光潜关于“演员的矛盾”的论述

发布时间:2018-02-22 05:19

  本文关键词: 朱光潜 演员的矛盾 西方戏剧传统 狄德罗 演剧观 中国传统戏曲 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客观地说,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还是"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都不能完全代表西方戏剧传统。西方戏剧观从亚里士多德、卡斯特尔维屈罗、狄德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耶荷德,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当年与朱光潜争论的人对此显然是不甚明了的。而朱光潜恰恰是在西方戏剧的宏阔视野下看到了在近代并非主流的狄德罗演剧观与中国戏曲的神似性,而不是像其他讨论者那样将话剧与戏曲混为一谈。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演员正是狄德罗的理想演员,每出戏不同的"理想的范本"正是中国传统戏曲"传家的衣钵"。
[Abstract]:Objectively speaking, neither "Aristotelian drama" nor "non-Aristotelian drama" can fully represent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drama. Diderot went to Stanislavsky, Brecht and Meyaho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very big. The people who argued with Zhu Guangqian at that time were obviously not very clear about this. And Zhu Guangqian is precisely in the broad vision of western drama to see in the modern is not the mainstream of Diderot drama view and the middle. The iconicity of Chinese opera, In f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ctor is Diderot's ideal acto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3 陶红;;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4 杨向荣 ,曾莹;陌生化:悖论中的张力美[J];俄罗斯文艺;2005年02期

5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王爱松;从文化影响看“京派”与“海派”的自然形态[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7 毛宣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刘进才;论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杨隽;陶渊明的诗化隐逸之旅[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10 周仁政;审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4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6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7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8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向诤;丰子恺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魏丽;张爱玲:存在的探询与言说[D];青岛大学;2003年

6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7 金中;试析语文课程理念所彰显的学科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静;“五鬼”辨证[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冯柯;“空则有,,有则空”[D];河南大学;2004年

10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体验意韵美——读《西方美学史》有感[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夏中义;;青年马克思与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为人物表[J];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3 刘锋杰;;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曹谦;;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实践”概念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阎国忠;;谁在接着朱光潜讲?——“主客观统一”说的逻辑展开[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6 苏中;;谈审美态度的培育与生态人格的养成[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7 陈晔;;探究美的本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8 代迅;;审美态度的恰当性:中国当代美学的自然美[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9 高建平;;后文化研究时代的美学[J];美育学刊;2011年04期

10 韩书堂;;全球化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美学”——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高建平[J];学海;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宛小平;;美学史的写作——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非谈[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9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谢颖;美从何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N];解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国维:以美学接引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金涛;应时代呼声 彰东方大美[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李希凡;一种新美学发展观的执着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傅国涌;美学一样能直面生活[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3 余锐;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7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9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3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5 杨维娜;论朱光潜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宋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10 刘飞;朱光潜喜剧心理学思想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3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23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