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无功利与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8-03-02 01:15

  本文关键词: 卡尔松 阿诺德 标靶 艾伦 生长空间 欣赏对象 审美者 审美距离 联觉 隐性因素  出处:《哲学动态》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环境美学发展过程中可以将环境审美模式归纳为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介入模式、神秘模式、唤醒模式、非审美模式、后现代模式、多元模式、形而上学的想象模式十种方式[1],但由于在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环境美学将审美无功利作为其理论批驳的标靶,因此,艾伦·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与阿诺德·柏林特的介人模式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生长空间,成为目前环境审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model can be summed up as object model, landscape model, natural environment model, intervention mode, mysterious model, arousal model, non-aesthetic model, post-modern model, multi-mode, There are ten modes of metaphysical imagination [1], bu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model,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akes aesthetics without utility as the target of its theoretical criticism. Alan Carlsson's natural environment model and Arnold Berlington's intermediary model have gained more theoretical growth space and become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audi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10CZW00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中的中国环境美学发展研究”(11YBA330)的资助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锋;;环境美学的审美模式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茂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胥银华;;康德对善恶的认识及其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李萍;;浅议审美泛化——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5 王永剑;;论《雷雨》的基督教结构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余虹;生命艺术:健康的与病态的——尼采的生命艺术论[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7 张晶;;在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拓进文艺美学[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8 张晓华;;尼采的现代性批判与西方文化范式的转换[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9 张良丛;;大众阅读与解释的操控——试论托尼·本尼特的阅读理论[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10 支运波;;杜威的生态审美思想[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婕;“易质”思考—设计思维与表现方式[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2 顾颀;司法公正的伦理冲突及其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伟;电影批评理论的反思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洁;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敏;论约翰·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7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朱蕴;蒙田《随笔集》的政治哲学意蕴探微[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丹;试论胡适实验主义治学方法的演化及成就[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李婷婷;论现代陶艺在室内环境中的人文价值[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论人文环境的功能之美[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论功能不确定性与转化问题[J];鄱阳湖学刊;2012年03期

3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论人类影响环境的审美欣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赵玉;;艾伦·卡尔松“恰当审美”理论的双重痼疾[J];文艺争鸣;2014年02期

5 彭锋;“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J];文艺研究;2009年07期

7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对形式主义的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周泽东;;论卡尔松自然欣赏的科学认知模式[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张春燕;;卡尔松建筑美学“存在”理论再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林格伦;李之义;;屋顶上的卡尔松[J];少年文艺(阅读前线);201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昕雪;母乳成分可杀癌细胞[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周欣;仍需培养霸气和杀气[N];人民日报;2003年

3 张稼;半个世纪考验出来的诺贝尔奖项[N];大众科技报;2001年

4 特派记者 王戎;朝鲜退出世乒赛[N];中国体育报;2003年

5 张田勘;“传递”情爱[N];健康报;2001年

6 刘军;发达国家工厂青睐机器人[N];光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刘小明;老将还有 “三板斧”[N];人民日报;2006年

8 肖苑玫;依然是波澜不惊[N];中国体育报;2006年

9 奇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聚集脑科学[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吴平;诺贝尔奖得主研制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本文编号:1554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54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