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的社会功能
本文选题:审美社会 切入点:审美活动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该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将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将人类的审美活动看作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而考察了审美的各项社会功能。首先是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其次是社会交往功能。此外,审美还是宗教的功能等价物。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this paper regards the whole society as a large system and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s the subsystem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n examines the various social functions of aesthetics. The second is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the aesthetic or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t of relig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动态·信息[J];戏剧艺术;2010年01期
2 余丽君;张叶;;译者主体作用在翻译中的体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施江斌;;论“妙”审美范畴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4 施江斌;;审美与人生境界[J];邢台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刘颖;;马克思美学中的审美价值观[J];阴山学刊;2010年01期
6 方英敏;;玩弄与规训:先秦女性审美中的扭曲现象[J];阴山学刊;2010年01期
7 宋建峰;;中国少数民族美学论阈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8 林彬;郑苏淮;秦红梅;陈敏;;造型艺术中亚审美形态的调查与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朱志荣;;《文心雕龙》的意象创构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马海婷;;后审美与当代文学的私人意义[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昆;;旅游美学学科及其研究动态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刘洁岷;;面对灾难或重大社会问题,诗歌何在? 诗人何为?[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念祖;;艺术与人的发展[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莉;;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公示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红云;彭彦琴;;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结构体系建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建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审美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文育;;审美距离的当代演绎[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2009年最以人为本的世界10大城市建筑项目[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中共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重视审美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10年
3 王柯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跨文化美学片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黄俊杰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创作须有历史文化责任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赵家治;东丰农民画的无比感染力[N];协商新报;2010年
6 赵家治;东丰农民画的感染力[N];吉林日报;2010年
7 周正刚;文化呼唤真善美[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泛娱乐是庸俗和低俗的表现[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9 钱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是可以常青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宋生贵;纸质经典的不朽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4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振旺;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妍;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伶;构建儿童徜徉的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丽;文学翻译审美再现手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万东;通过分析当代绘画大师德·库宁的艺术作品论绘画表现形式[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7 王彩凤;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茁;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邹连锋;桌面虚拟现实中沉浸美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8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6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