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学的歧异与会通——兼论胡塞尔的美学贡献
本文选题:西方美学 切入点:中国美学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 ,由于各自不同的传统哲学背景 ,中西美学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理论和价值取向 :如果说西方美学是一种以主客的统一为其理想的美学学说的话 ,那么中国美学则代表了一种追求主体间的统一的美学思想。然而 ,现代西方的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哲学的出现 ,尤其是其两种类型的统觉理论 (对事物的统觉与对他人的统觉 )的提出 ,其从根本上论说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对物的统觉与对他人的移情的实际一致 ,则改变了以往中西美学的歧异状况。因此 ,现代哲学的理论发展表明 ,美不仅是主客的统一亦是主体间的统一。唯有在美的领域 ,人类才能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而获致自己的完整的人生 ;中西两种不同的民族才能克服其自我隔绝的困境而使彼此的心灵深深默契、息息相通。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due to their different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are manifested in two different theorie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f western aesthetics is an aesthetic theory with the un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as its ideal, Then Chinese aesthetics represents an aesthetic thought that seeks unity among subjects. 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Husserl's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in the modern West, In particular, its two types of apocalyptic theory (the apperception of things and the apperception of others) are put forward, which fundamentall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e actual agreement between the apperception of things and the empathy of others. Therefore,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ilosophy shows that beauty is not only the un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but also the unity of subject.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 society and get a complete life; only in China and the West, two different nations can overcome their plight of self-isolation and make the hearts of each other deep and close to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姚爱斌;人的本质力量和审美自由尺度的双重缺失——黑格尔自然美论的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秦裕芳;智慧·健康·意志──整体地走近老子的若干断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6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单斌;“起源”的迷思——德里达《〈几何学起源〉导论》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肖德生;;胡塞尔对主客观时间关系的确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玉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卫;;托勒密天文学中本轮-均轮方法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张卫;;托勒密天文学中本轮-均轮方法何以可能?[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7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丁耘;;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威兵;;试论秦汉庄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之关系[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月;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神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俊霞;叛逆的回归:主体间性下的林译《浮生六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永荣;林泉之心 缘情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米丰翠;《老子》母性品格审美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药眠;谈艺术文学中的内容与形式[J];文艺研究;1983年05期
2 彭国跃;;试论山田语法的“统觉功能”[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年06期
3 胡世明,程广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谜:“统觉”范畴释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张继选;康德对莱布尼茨统觉概念和笛卡尔“我思”概念的批判[J];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5 杨振宇;;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论康德的逻辑思想[J];理论月刊;2009年08期
6 林彩君;论色彩的感觉与表现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杨君顺;赵敏婷;;论主观情感与客观统觉的色彩耦合[J];装饰;2006年02期
8 罗勋章;论作家的亲和力[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9 杨山木;;论康德的统觉在知识对象构建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9年10期
10 董贺;;试述康德的认识论[J];北方经贸;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德胜;;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全国美学会议学术报告会结束继续分组讨论美育等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陈乐佳;;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张斌贤;;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家友;;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描述质性初探——中国传统美学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转向心理美学而未转向哲学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2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3 王德胜 唐善林;多视角的整合研究[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祁志祥;读《西方美学范畴史》与《中国美学范畴史》[N];美术报;2006年
5 金元浦;“寻宝”的足迹[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肖鹰;读书,需要一种境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张贵勇;经典与读书经济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9 林木;当代新品饰雅室[N];中国商报;2006年
10 宋波;宁静以致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高奋;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昊宁;直观、自我与明见性[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振华;古典与现代[D];厦门大学;2008年
8 郝春燕;王朝闻审美关系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马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友;从本体论范畴到先验范畴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山木;论康德的统觉作为知识客观性的最根本条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杜正华;重省·接受·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于m8;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6 崔治忠;论冯契智慧说中自我的认识活动[D];湘潭大学;2006年
7 段立宪;当代西方美学发展趋势[D];兰州大学;2007年
8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振;对《东方杂志》中的美学文本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屈凯;20世纪西方文本意义的阐释模式[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4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7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