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遮蔽了的中心——从审美的维度探寻杜威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与形而上学残余
本文选题:约翰杜威 切入点:幽灵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杜威哲学具有一种特质与韵律,这表现在它试图消除各种障碍与阻隔,使各个领域的经验与意义汇流起来。但当人们发问这种汇流将形成"什么"时,杜威又隐藏了答案。应当在杜威的美学中建立一条幽径,以此来探寻那个质点,那个逻各斯中心,它在形而上学的隐姓埋名中塑造了结构与层次。作为一种话语,它在用统一性的口径言说着,在这种建构下,杜威的哲学显示了它自身的隐性的真实与趋向。
[Abstract]:Dewey's philosophy has a characteristic and rhythm, which is manifested in its attempt to remove obstacles and barriers and bring together experience and meaning in various fields. But when people ask what the confluence will be, Dewey hides the answer again. A path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Dewey's aesthetics to explore the particle, the logos center, which shap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hierarchy in the metaphysical anonymity. Under this construction, Dewey's philosophy shows its own recessive reality and tendenc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B712.51;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宋一;;“软实力”视野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魏萍;霍涌泉;;国外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与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叶颖博;;“眼”与“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李萍;;浅议审美泛化——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10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清华;;理想主义的重建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红霞;;瓷性肌肤下的现代“身体”表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张美云;;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崔柯;;从两个动力看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何海兵;;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介[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8 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荣建;“否定的辩证法”核心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赵文婕;“易质”思考—设计思维与表现方式[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7 齐伟;电影批评理论的反思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贺团卫;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与当代中国人权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瑞娟;人文与功能的结合[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张敏;论约翰·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生平;解析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J];哲学研究;2005年03期
2 罗跃军;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03期
3 李伟;程家强;;幽灵与虚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陆扬;;德里达的幽灵——主持人的话[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5 李洪斌;;解构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思想主旨考辨[J];语文知识;2008年04期
6 余乃忠;;德里达“延异”后的马克思幽灵[J];理论探讨;2010年02期
7 贺国华;;关于美和美学[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03期
8 李孟国;詹姆士的纯粹经验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9 陈红桂;;作为幽灵出场的马克思与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对德里达解构马克思的一种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张旭;;以解构的方式捍卫马克思——论德里达对马克思的新解释[J];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仰海峰;;形而上学的解构与面向未来的承诺:德里达解读马克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朱立元;;略谈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及其美学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论文集[C];2005年
5 方向红;;德里达:他者的耳朵[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颂之;;道德流毒——段正元的故事[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任春强;刘秦闰;;论A版演绎中的想象力[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杨春鼎;;思维科学与审美智能系统工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文/(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译/张旭东;现代性的幽灵[N];文汇报;2002年
2 方向红 南京大学哲学系;回忆与自我的苏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冯颜利 俞宣孟 卫明 甘丹;走近德里达 倾听解构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丁三东;汉语言哲学创造之途的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孙辉;人文关怀与实践概念[N];光明日报;2002年
6 朱尔斯·唐申德;德里达眼中的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刘士林;墨子与韩非子[N];学习时报;2004年
8 段忠桥编译;全球化问题与后现代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素云;詹姆斯意识流思想的哲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海伟;作为澄明的Aletheia本身[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杨蕾;德里达对“历史的终结”的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董良杰;历史唯物主义的澄明之境[D];海南大学;2010年
6 董友;荀子审美心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李晓波;论德里达对“历史终结论”的解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松山;德里达解构思想述评[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张国富;许茨社会世界意义结构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赵静;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5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7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