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思想与文化: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认知逻辑——30年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发布时间:2018-03-13 11:14

  本文选题:中国美学史研究 切入点:认知逻辑 出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可从认知逻辑找到根本问题的得失所在。30年研究表明,上世纪80—90年代的思想认知逻辑模式,曾为中国美学史奠定了高水平的学术起点,但随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的深入,这种认知逻辑日渐暴露出认知维度单一的局限。2000年以来,从文化认知逻辑切入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崭新的路径,此一路径以其多元视角切入、思想内容的深邃丰富和隐喻系统的对应补充,不仅标示了未来中国美学史着重创造性的"自己讲述自己"的学术品格,而且也预示了与国际美学在文化诠释方面可实现深层接轨的开阔前景。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can find the basic problems from the cognitive logic. Thirty year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deological cognitive logic model in 0th century, 80-90 's, has laid a high level of academic starting point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this cognitive logic has gradually exposed the single limitation of cognitive dimension. Since 2000, it has become a new path from cultural cognitive logic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The profound enrichment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pplement of the metaphorical system not only signify the academic character of the future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which emphasizes on "telling yourself" creatively. And also foreshadowed the broad prospect of deep integ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aesthetics in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弘;;近三十年中国美学史专著中的若干问题[J];学术月刊;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川;《吕氏春秋》美在“中和”思想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刘天利;;楚狂屈原的精神个性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舒敏;;日汉旅游资料地理景观描写风格差异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4 李娟;朱丽娟;;试论西汉辞赋所隐含的危机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刘红利;;浅谈“气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戴承元,杨明贵;论《红楼梦》“花落人亡”的悲剧意味[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刘玲娣,孙建虎;韩信悲剧之再认识——读《史记·淮阴侯列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章启群;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几个观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邓新华;“以意逆志”论——中国传统文学释义方式的现代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刘衍军;;孔子仁学与“《诗》可以群”[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正平;;“美”字“六书”与“本义”研究述评[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蓝旭;;东汉中叶文风述要[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7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西武;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辛勤旺;《诗经》现实美观念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玉萍;日本古典园林的石景及其美学意义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

9 李瑾;论初唐诗歌的生命意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有;从认知逻辑视角看西方伦理学的发展[J];伦理学研究;2005年02期

2 刘庚祥;中医四诊的认知逻辑[J];医学与哲学;1996年06期

3 熊立文;认知逻辑——对休谟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4 刘奋荣;从信息更新到博弈逻辑——写在约翰·范·本特姆来访之后[J];哲学动态;2005年02期

5 张君;;认知逻辑和知识论:可能的融通[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6 约翰·范本特姆;;在动态认知逻辑中融合观察与内省(英文)[J];逻辑学研究;2008年01期

7 李夏妍,张敏强;认知逻辑研究概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李小五;何纯秀;;一个刻画理解的认知逻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郝旭东;;弗协调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C_nE_mK[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康巧茹;逻辑研究的第二次转向[J];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逻辑全能问题与动态认知逻辑[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2 熊立文;;用认知逻辑刻画简单枚举法[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3 李夏妍;张敏强;;认知逻辑研究概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奋荣;;非单调性问题与自认知逻辑[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5 陈晓华;;逻辑全能问题研究述评[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唐晓嘉;陈树文;;认知逻辑的几个语义问题分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冯荷飞;曹子宁;;交错时序认知逻辑在安全协议中的应用[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奋荣;;缺省逻辑如何研究非单调推理?[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9 蔡曙山;;学科交叉与现代逻辑的发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小潞;李恒威;;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波;人工智能 当代逻辑发展的动力[N];光明日报;2000年

2 朱德全 龙登丽;课堂改革:能否基于问题开处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鲁宁;中美纺织品协议不出所料[N];中国保险报;2005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 李成贵;建设清洁的新农村[N];人民日报;2007年

5 陈慕泽;多主体系统中的互知[N];光明日报;2000年

6 陈波;逻辑学的2005年[N];光明日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彭晓;无限网络,无限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8 刘倩倩;威海和谐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四[N];威海日报;2007年

9 耿晶;烟台城市和谐发展指数全国第十[N];烟台日报;2007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 冯棉;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孝喜;隐喻机器理解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苏畅;汉语名词性隐喻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勇;用于电力行业决策支持的多AGENT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江敏;多视点需求工程中不一致性的检测与处理[D];武汉大学;2007年

6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吕进;基于时间和行动规划的知识—意图逻辑[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刘奋荣;非单调推理的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张君;知道逻辑中的知识可传递性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轶;认知逻辑的动态化理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刘珂;动态认知逻辑发展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3 赵立霞;《围城》中的隐喻认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慧华;自认知逻辑AEL[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卢荣青;网页界面设计的隐喻要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陆志浩;多Agent系统合作认知逻辑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萧瑶;信念修正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8 贾改琴;知道谓词逻辑[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丽;时态公开宣告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明璨;英语现在完成式难题[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606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06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