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孔老美论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9 03:04

  本文选题:孔子美学 切入点:美学思想 出处:《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孔子与老子都是春秋时人,他们的文学与美学思想是春秋时期的产物。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集中关怀着个体生命,核心是道或道境。对超越现实道的把握就是对主体心境的回归;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集中关注着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核心是仁或德,仁的展开过程就是主体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子与孔子的美学思想在人格美的追求上是互补的,概括了当时个体与社会人生境遇的关系
[Abstract]:Both Confucius and Laozi were peopl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ir literary and aesthetic thoughts were the product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Laozi wa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aoist thought, whose thoughts focused on individual life. The core is Tao or Taoism. The mastery of transcendental Tao is the return of the subjective state of mind. Confucius i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Confucianism, whose thoughts focus on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core of which is benevolence or virtue. The unfolding process of benevolence is the process of the perfection of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Laozi and Confucius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pursuit of personality beauty, which general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al life circumstances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B83-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学琴,高晨阳;“道”与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J];文史哲;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陈虹;;试论《周易》的美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昌舒;名教与自然问题的解决及其对中国美学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迈;施开红;;心态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之本[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李昌舒;;论白居易的诗、酒与琴及其美学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9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10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瑜;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J];新长征;2010年07期

2 刘慧;论孔子的美学思想及艺术教育功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谈爱芳;;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艺海;2011年01期

4 籍宏伟;;孔子美学思想管窥[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武捷;;孔子美学的康德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路亚红;;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1期

7 焦娟芳;;浅析孔子的仁学和美学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8 张顺发;试论孔子对郭沫若美学思想的影响[J];郭沫若学刊;1990年04期

9 杨广敏;寻求民族审美意识的精魂──评《孔子与中国美学》[J];孔子研究;1996年03期

10 金晓琴;;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洪;;孔子反对厚葬颜回的原因[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霍有光;;《吕氏春秋》与先秦儒家思想[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3 周孚政;;中国人为什么崇拜孔子[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香港汤恩佳博士捐赠建水文庙孔子铜像揭幕典礼照片[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晓斌;;试析孔子德治思想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张文昆;;孔子和孙子之初步比较[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余玫;;孔子“君子”教育观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9 谢瑞君;刘海君;;论孔子的诚信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守靖;;文化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苇;我省首次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N];太原日报;2008年

2 文依;影视里的孔子应该什么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草根有话说[N];经济观察报;2009年

4 王月清;孔子学院推动南京大学国际化办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记者 李钊;许嘉璐率团考察巴黎孔子学院[N];科技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闵锋;我市孔子后裔代表河南参加世界儒学大会[N];开封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欣瑶;西北师大与喀土穆大学合建孔子学院[N];甘肃日报;2009年

8 口述 北京大学教授 汤一介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杨桂青;我们在面对一个怎样的孔子[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陈福顺 孙文采;孔子为圣人并非历代帝王捧起来的[N];吉林日报;2010年

10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曾小五 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曾建平;孔子和柏拉图关于和谐社会构想的比较[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2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3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常裕;河东学派考论[D];南开大学;2006年

5 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8 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10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燕;论孔子的美学思想[D];河南大学;2002年

2 王珍珍;“正名”与先秦儒家美学[D];郑州大学;2005年

3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振;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7 路丙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转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汪梦林;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凤伟;古代白话小说中的孔子形象[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张小建;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2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32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