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
本文选题:实践美学 切入点:问题史 出处:《人文杂志》200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能;从实践美学的话语生成看其生命力[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 曾耀农;实践美学开放性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曾耀农;论实践美学的开放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张法;中国现代美学:历程与模式[J];人文杂志;2004年04期
5 朱立元;实践美学哲学基础新论[J];人文杂志;1996年02期
6 曾耀农;开放性:实践美学的发展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7 章辉;苏联影响与实践美学的缘起[J];俄罗斯文艺;2003年06期
8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现代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陈望衡;美在境界──实践美学的反思[J];理论与创作;1999年01期
10 岳友熙;叶茂根深的实践美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林朝霞;;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的发展与困境——评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彭公亮;内在视域的“实践美学”新构建[N];文艺报;2008年
4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5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朔风;美学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N];学习时报;2004年
7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姚文放;给美学注入现代的血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2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付书朋;实践美学自然美论的反思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3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4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丽;生命美学的理论价值和局限[D];山东大学;2005年
6 祝勤;情感的回归[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8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美学思想论要[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10 郭宾;浅析人类的艺术创造[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3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