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环境美学到生态美学——论现代西方环境美学的未来走向

发布时间:2018-03-27 18:56

  本文选题:环境美学 切入点:生态美学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0年04期


【摘要】:20世纪60年代后,环境美学而非生态美学成为西方美学的生长点,并非是生态美学较之环境美学先天处于劣势,而是受西方哲学、美学传统影响以及当时对生态的理解不充分所致。利奥波德开创的生态美学传统在环境美学中得到延续,环境美学的理论现状表明生态维度乃是其最重要的理论维度。受生态哲学、过程哲学以及非西方语境下的各种生态理论资源的影响,环境美学将会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维度的关注,同时也为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Abstract]:After the 1960s,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not ecological aesthetics, became the growing point of western aesthetics. It was not that ecological aesthetics was inherently inferior to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but that it was received by western philosoph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tradition and th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at that time,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tradition created by Leopold was continued i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shows that ecological dimension is its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dimension, which is influenced by ecological philosophy, process philosophy and various ecological theoretical resources in non-western context.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will further increase th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but also provide more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程相占;;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J];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洪流;;从《鹿跳泉》看华兹华斯的生态主义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姚满团;;论埃德尔曼的神经达尔文主义意识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周彰波;;哲学视野下的生态关怀[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刘精科;;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地艺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朱宏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后现代文化境遇与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义松;吴国振;;论环境法学研究的当代任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冬梅;;环境正义视野下农民污染受害救济探微[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9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张修玉;许振成;胡习邦;赵晓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婷;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庆艳;绿色行动者的主体自觉何以可能: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恒健;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兼与张世英先生商榷[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刘恒健;论美学的转型——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刘恒健;;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比较探源——兼与张世英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199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复;论环境美学[J];人文杂志;1993年01期

2 赵冬初,李连英;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陈望衡;;自然与人共同的创造——大地艺术的美学思考[J];艺术百家;2008年04期

4 胡玉娟;自然环境美学初探[J];学术交流;1999年02期

5 刘新叶;;美学研究的重要拓展——评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J];美与时代;2008年04期

6 张敏;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建构[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7 彭锋;环境美学的兴起与自然美的难题[J];哲学动态;2005年06期

8 陈国伟;鲁迅小说环境美学浅谈[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1期

9 刘悦笛;;从“审美介入”到“介入美学”——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访谈录[J];文艺争鸣;2010年21期

10 邓军海;;环境美学:是什么与为什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鲍世行;;山水城市: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市——我们的家[N];光明日报;2008年

2 刘蓓;西方环境美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3 北京大学 彭锋;美学在多样性中重新定向[N];光明日报;2010年

4 沈桂;高速公路劈伤桂林山水[N];中国环境报;2004年

5 武汉大学 陈李波;寻求一种融通的可能性[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7 艳梅;文化 地产广告的灵魂[N];中华建筑报;2000年

8 冯娟 张宜;谈道与论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肖持刚;与其修修补补不如脱胎换骨[N];西安日报;2005年

10 杭春燕;南京户外广告数量过多色彩过艳[N];新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立;城市结点文化特质及其协同观[D];重庆大学;2006年

3 李剑;土地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梁成帅;从身体哲学到身体美学[D];扬州大学;2013年

5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馨尹;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婷;环境美学视域下的龙门阁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赵擎昊;论环境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范昌丽;秦汉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萌;柳宗元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张露;“在场”审美经验下的场所营造方式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左卫尹;“生态园”园林设计及审美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8 张峗;阿诺德·柏林特的参与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世雄;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史建成;当代环境审美模式探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2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72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