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本质——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
本文选题:深层审美心理 切入点:艺术本质 出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类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使得人们逐步认识到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艺术的生产性;艺术的现实反映性。这些都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得到了如实的反映。
[Abstract]:Deep aesthetic psycholog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art. The aesthetic subconsciousness makes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art, the "practice-spirit mastering mode" of art, and the production of art. These are reflected truthfully in Marxist aesthetic thought.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8JC751016)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振武;论“聊斋”创作的心灵流变[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姚颖;现实世界的回归——析《聊斋》遇仙故事中的凡间男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3 刘富伟;;女性造型:理想寄托与诗意拯救——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情爱小说比较研究之二[J];蒲松龄研究;2006年02期
4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5 栗亮;;从《罗刹海市》看蒲松龄的人生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6 朱振武;潜隐的心理:《聊斋》创作心态谈之三[J];蒲松龄研究;1998年01期
7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卫;;含混与现代汉诗写作:以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为例[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沈健;;西塞娜:一个诗歌意象的精神分析——沈泽宜诗歌解读[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申仁洪;;论中世纪基督教课程理念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雄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品格证据之适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小刚;纯艺术话语是对当代艺术本质的背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2 徐昌翰;;关于艺术本质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86年05期
3 张玉能;西方美学关于艺术本质的三部曲(下)——人类本体论美学艺术本质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谷鹏飞;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成因再认识[J];唐都学刊;2005年05期
5 陈芳;;回归艺术本质 书写豫剧主体——贺国光豫剧队成立十周年[J];东方艺术;2005年18期
6 张业茂;;试论科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J];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7 卢伟敏;;纪录片与影视剧艺术本质的不同对导演创作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9期
8 祁劲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中的艺术起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郑龙;关于艺术本质的新见解──读林兴宅《文艺象征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张立斌;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J];艺术导刊;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英;姚少玲;;外语课堂教学中的潜意识因素[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文华;单鑫;张松;;关于潜意识心理分析的修通机制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刘玉英;姚少玲;;论潜意识因素在外语课堂教学的作用[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董艺;;论《娜嘉》中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易建芳;;欲望中的艺术[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敏俐;;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何玉茹;;关于小说的发言[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9 施琪嘉;;梦及其意义[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程源深;;Hysteria[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宇佟;“冲动消费”不冲动,潜意识早有“预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郭立刚;运用心理暗示 轻松保险行销[N];中国保险报;2007年
3 文 (俄)斯韦特兰娜·库津娜 编译 粟周熊;精神病能打开潜意识的大门?[N];北京科技报;2006年
4 杨静 朱思巧;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N];南京日报;2007年
5 黄吉;精神分析解心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龙良贤;财富·金钱·创造(十五)[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7 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局长 林楚国;浅谈消防安全潜意识的养成[N];广东建设报;2006年
8 张朝阳;浅谈中国文化的优点[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王红英;交易心理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10 曹林;不守规矩怎么就成了很多人的共性[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卉;和之以天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黄冬珍;《风》诗艺术特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凤香;黄帝内经梦象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冯阳;明清小说中的“梦”“异”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李;深层解释学与作为症候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8年
8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张瑞生;中西梦境意象解读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韩洪伟;油画笔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冉冉;从潜意识深渊流溢出艺术的灵感[D];苏州大学;2009年
2 吕林蓉;荒诞: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裂变与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万壮;画中的潜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雪琴;化学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促进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宗品;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幻想式创作方法对现代广告图形创意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林晓玮;投射技术在用户需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张译丹;“癫狂”的石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孙亚明;捕捉心灵的震颤 勘测人性的迷宫[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新吾;论培养创新思维基础的逻辑学教学改革[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李莹;达利艺术内外表现出的矛盾特征及其形成根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673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7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