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命美学初探
本文选题:个体生命 切入点:生命意志 出处:《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摘要】:生命美学是以"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更强调生命及生命意志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毛泽东生命美学的模式是:个体生命、生命意志、社会价值三者的共生互动。其生命美学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意志与历史、宇宙的统一。
[Abstract]:Life aesthetics takes "individual life" as its independent aesthetic object, and emphasizes the role of life and its will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supreme realm of life aesthetics is the unity of life will history and universe.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宁健;青年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探析[J];桂海论丛;2004年01期
2 周绍宾,彭承福;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万启常,唐根华;论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体系及特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格;;新中国地方政府制度的建立[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伟;;确立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探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秀华;;有关现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几点思考[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范晓春;中国大行政区研究:1949-1954[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张俊国;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健;山东省齐河县四清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金涛;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层级结构变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立柱;晋察冀边区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2 王泽东;建国后张闻天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郭文龙;论毛泽东的民主观[D];湘潭大学;2004年
4 巢胜辉;毛泽东意志能动性思想探析[D];湘潭大学;2004年
5 郭新昌;战争与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全燕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原昭;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前后的国内政治走向[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建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政权建设述论[D];河南大学;2007年
9 李晓丹;中共法治理念的变迁与中国法治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廖胜平;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晓华;;身体-主体的缺席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共同欠缺[J];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查常平;;作为意性文化的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宛小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一词的质疑[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7 李翔德;;刘邵《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2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3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5 魏德东;《敬畏生命》与生命伦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5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燕;吕o偵姥枷胙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2 耿成雄;试论中国古代生命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秦凤;柏格森生命美学与“五四”美学思潮[D];安徽大学;2011年
4 屈小娥;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志祥;论西美尔的生命美学[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6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7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闫博;尼采生命美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中元;《淮南子》生命美学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2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8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