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对美与美感关系的批判性阐释──兼及其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
本文选题:美与美感 切入点:鉴赏判断 出处:《学习与探索》1996年03期
【摘要】:美与美感的关系问题曾是西方经典美学的基本问题和理论起点。在西方,美决定了美感与美感生成了美成为两种美学传统和理论阵营的标志,并从柏拉图开始,一直争论到近现代。但康德则发现,美与美感在现实经验中不仅不表现为二元对立,而且也无线性因果关系。实际上,美与美感共生于既非纯主观意识,,又非纯生理物质的主体鉴赏判断力。康德对美与美感本源问题的阐释技开了笼罩在美与美感问题上的形而上迷雾,解构了经典美学的阿基米德支点,从而也为20世纪走向人本化、艺术化、日常化的西方当代美学建立了新的理论基点。表现主义美学、分析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接受美学、现象学美学等所有在当代西方有重大影响的美学理论无一不是在康德这一理论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uty and aesthetic feeling was once the basic problem and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of western classical aesthetics. In the West, beauty decided that beauty and aesthetic feeling formed the symbol of two aesthetic traditions and theoretical camp, and began from Plato. But Kant found that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are not only dualistic in practical experience, but also have no linear causality. In fact,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coexist with neither pur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Kan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opened the metaphysical fog that enveloped the issu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feeling, and deconstructed the Archimedes fulcrum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It also establish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aesthetics of humanism, artistry and daily life in the 20th century: expressionist aesthetics, analytical aesthetics, existentialist aesthetics, receptive aesthetics, and so on.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and all the aesthetic theories that have a major impact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 are all in Kant's theor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倬英;析“回到康德去”——兼谈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搞“借尸还魂术”的特点[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岳玉y;试论吸引和排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许景行;精神发生学说的历史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4期
4 陈嘉明;关于康德的先验逻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庄其荣;论康德“美的分析”第一个契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6 冒从虎;康德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及其历史影响——纪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二百周年[J];天津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7 严昭柱;在美感探讨中的认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2期
8 许明;康德美论的哲学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9 顾伟铭;卢梭和康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10 王树人;伊曼努尔·康德[J];世界历史;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钱玉峰;;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学说简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金兴;;模拟类比推理试记[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席升阳;;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说[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8 韩光焘;;金岳霖先生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之管窥[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9 陈新夏;;人学与人文精神[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徐刚;;自然宇宙观:朱熹与康德的比较研究[A];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小草;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N];福建日报;2000年
3 房向东;康德不懂中国[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4 尤子平;当代海军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0年
5 《中国青年科技》杂志社 姚汝金;时代呼唤说“不”的科普(摘要)[N];科学时报;2000年
6 叶秀山;做哲学的辛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末名;康德的长寿之道[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邓晓芒;哲命诗魂化典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江文;荷尔德林:私人话语与大师境界[N];北方经济时报;2001年
10 房向东;康德不懂中国[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熊哲宏;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4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7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10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涛;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3 罗晓颖;自由启蒙与理性批判——康德启蒙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7 潘永辉;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高山杉;康德之前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洪克强;自由本性的追问[D];湘潭大学;2001年
10 田方林;论康德的先验自我意识[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94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