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在自由中生成
本文选题:美 切入点:自由 出处:《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摘要】:美在自由中生成,首先,在于它抓住了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其二,它体现了审美活动各方面的辩证关系;第三,自由的特性与美的特征异曲同工。
[Abstract]:Beauty comes into being in freedom, first, it grasp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aesthetic activity; second, it embodi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of all aspects of aesthetic activity; third, the characteristic of freedom is similar to that of beauty.
【作者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杨福生;50年代前期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概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4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5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红专;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祖哲;;概念分析:快感、美、美感、审美与艺术——兼论美学即是艺术哲学[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蓓;;也谈美、审美与艺术——兼与王祖哲先生商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时宏宇;;美、审美与艺术的界定——与王祖哲先生就艺术等概念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朝建;;为什么美是主客观的同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6 夏中义;;青年马克思与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为人物表[J];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7 闫丽丽;田筱源;;美在意象——对叶朗《美学原理》的解读[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8 张法;;美学:定义、经典、范围、内容[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9 孺子牛;;美学,为何成为竞争新显学?[J];黄金时代;2011年01期
10 白福亮;;关于美——美学定义综述[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宛小平;;论方东美生命、美和宇宙三位一体的建构[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齐大卫;;“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邹其昌;;美学与知识经济时代[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夏训智;;有关灵性的思考与美学的建设及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大威;;试论审美形态的特定性——审美形态及其相关易混概念辨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2 谢诚;美在静谧和谐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4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5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激活美学对现实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张法;美学和文化视野中的“丑”[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巩勇;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菊;从必然迈向自由: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人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3 高云霞;美感功用性的现代阐释[D];西北大学;2008年
4 李琪莉;“美”即为弥补心理缺失之物[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杨选奎;论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普遍性[D];安徽大学;2006年
6 袁志准;日常存在与审美灵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审美活动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8 武玲霞;科学发现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9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0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