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学看自然美
本文选题:中国古典美学 + 自然美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摘要】:从现象学的方法来看,自然美既不同于实体对象与观念对象等一般意向性对象,又不同于艺术美等纯意向性对象,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领域。它是一个意向性结构体,自然对象的审美意味性与娱观、比兴等审美知觉方式在其中融为一体。
[Abstract]:From the phenomenological point of view, natural beauty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intentionality object such as entity object and idea object,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pure intentionality object such as artistic beauty, but a special field of existence.It is an intentionality structure in which the aesthetic meaning of natural objects,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aesthetic percep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亮;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折射的时代精神[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确;;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邹广胜;论萨特创作中的共时性[J];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03期
5 牛竞凡;走向澄明之境——对于加缪反抗思想的理解[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6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傅守祥;现代荒原上的西绪福斯——试论海明威小说蕴涵的存在主义主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李怀波;马丁·伊登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探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沈慧君;论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的存在主义[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魏金声;萨特的“介入文学”与存在主义[J];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科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佘艳春;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首献;人学文学论[D];浙江大学;2005年
4 汪汉利;索尔·贝娄小说的文化渊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叶立文;增长与繁荣—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说中的先锋话语[D];武汉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远安;论杜拉斯的毁灭主题[D];暨南大学;2001年
2 牟学苑;和而不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应小敏;俄瑞斯忒斯故事的主题学意义及现代性内涵[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宋洁;鲁迅的生命体验和“人学”观念的现代转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振喜;试论大江健三郎的早期存在主义文学[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波;存在主义人生哲学透析[D];延边大学;2004年
7 李天英;“局外人”不是“荒诞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松;自由:选择与他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萍萍;论约翰·福尔斯存在主义式自由观的双重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帆;狂热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习良;论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据[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2 毛毓松;夕阳美与艺术作品中的夕阳形象——兼谈自然美与艺术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方柯;谈谈《果树园》的艺术特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3期
4 卢婉清;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的统一还是否定的否定[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5 罗克汀;胡塞尔现象学是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反动[J];哲学研究;1980年03期
6 夏基松;当前流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一——法兰克福学派[J];哲学研究;1980年04期
7 邵大箴;根本的办法是多做工作[J];美术;1980年04期
8 俞汝珍;醉人的《绿》——朱自清《绿》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叶乃芳 ,陈云路;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10 王培荣;一九七九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利蒂斯[J];译林;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寅宾;;论唐代湖湘诗的自然美与人文美[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叶浩生;;试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罗崇澍;;“旅游开发价值”的模糊决策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4 石维坚;;人巧夺天工 剪裁青出蓝——表演札记[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等问题进行座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杨辛;;美在和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10 戴丽君;王平;;放射性勘查油田的新依据——钻孔中放射性异常模式[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雅冬;2000年国际上流行什么发型[N];市场报;2000年
2 周濂;重见天日的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吴元迈;走辩证整合研究之路[N];文艺报;2000年
4 李根万;风光摄影的美学意蕴[N];新疆日报(汉);2000年
5 邓晓芒;学术评议要有分寸[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马寅卯;哲学眼里的科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邓晓芒;再谈学术评议的分寸[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赵晋华;世纪之交文学圈内学者做什么(之二)[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林华;自然之身自然美[N];大众卫生报;2001年
10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朱耀平;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陈志远;胡塞尔直观概念的起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吴奇;知识观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琴;试论庄子的隐喻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鉴生;山水诗兴起成因的辨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元;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原宝国;断裂:返乡途中的身体狂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黄怡鹏;“文”的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熊琳;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D];湖南大学;2001年
7 吴汕;中国园林理水风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冬冰;走在理性批判的迷宫里[D];安徽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48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4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