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审美化 + 波德莱尔 ; 参考:《文艺研究》2009年11期
【摘要】: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是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所依赖的西方理论后援的一个主要资源。但因为种种原因,个中存在一些误解。费瑟斯通分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三个层面,最终是要说明,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后现代社会的专利,它早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城市化的过程中,就已经见诸波德莱尔、本雅明和西美尔的都市生活经验描写。再往上追溯,中世纪以降的狂欢节和集市文化,都可视为先驱。其间中产阶级同底层阶级的忤逆欲望不断较量,控制和反控制,有序和无序,终于在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的两相结合之中,铺陈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迷人景观。由此可见,费瑟斯通是以当下所谓的"布波族"精英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角。主张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中国普遍现象的论者,在援引西方理论时似不妨绕过这位独钟情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的费瑟斯通。
[Abstract]:Featherstone's consumerism and postmodern culture is one of the main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bate on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Bu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Featherstone divided the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into three levels, and finally to explain that the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is not the patent of post-modern society, it has been seen in Baudelaire as early as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Description of urban life experience by Benjamin and Simmel.Further back, the medieval carnival and market culture can be regarded as pioneers.During this period,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bottom class's rebellious desire constantly contest, control and anti-control, order and disorder, finally in Bohemia and Burchoa in the combination of two, laid out the beauty of daily life beautiful landscape.It can be seen that Featherstone is the protagonist of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with the so-called "Bubo" elite.The theorists who argue that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eem to circumvent the one-love Burjoa and Bohemian Fesserstone when invoking western theorie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研究与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批判”(批准号:05BZX06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吾;《辞海》中有关波德莱尔等人的评价问题——与《辞海》编委会商榷[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波德莱尔,林g鱡T;信天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程抱一;论波德莱尔[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4 程抱一;谈雨果[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2期
5 裘小龙;唯美主义[J];译林;1980年02期
6 林小平;蒙克的艺术[J];世界美术;1981年02期
7 谢靖庄 ,徐隆 ,曾毅;外国百科全书论象征主义与颓废派[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1期
8 程抱一;介绍兰波[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2期
9 陈正直;一分为二的西方现代派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2期
10 ;品书录[J];读书;198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浩;;“恶魔的美”:鲁迅与唯美主义[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可嘉;卓越成就珍贵奉献[N];文艺报;2000年
2 绿原;散文诗和纪伯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满岩;田汉为什么被重新关注?[N];北京日报;2001年
4 刘学圃 李凤娟;《语文读本》[N];河北日报;2001年
5 崔卫平;欠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姚玳玫;在诗人与雕塑家之间[N];文艺报;2001年
7 谈瀛洲;佩特眼中的文艺复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胡小跃(编辑);天才与疯子之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乔纳森(学人);古典主义的一道灵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0 艾秀梅;世纪初的美学新视窗[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亘;马拉美作品中的“否定观”[D];武汉大学;2005年
4 高蔚;“纯诗”及其中国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洁;美学视野下中国当代通俗文学批评的局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葛卉;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丽;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黎红;永恒的矛盾和冲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南彩红;儿童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莎;T.S.艾略特与中国新诗[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晶;爱伦·坡与法国象征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阳蔚霞;英、法“唯美—颓废派”与上海新感觉派之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振华;审美泛化,经典式微[D];吉林大学;2005年
7 谢群;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象征派诗歌中的异国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晶晶;论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D];湘潭大学;2005年
9 石俊玲;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的新问题[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潘蕾;论爱伦·坡的美学观中艺术、生命与死亡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2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5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