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以身体的名义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话语——伊格尔顿的美学批评观

发布时间:2018-04-15 07:13

  本文选题:伊格尔顿 + 美学 ; 参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摘要】:伊格尔顿的美学批评观强调身体的重要性,关注身体就是在关注人的主体性;同时,美学与艺术一样具有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天然同盟。美学既是有关身体的话语,也是有关审美意识形态的话语,它在以身体的名义建构着审美意识形态话语。
[Abstract]:Eagleton's view of aesthetic criticis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body and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 Meanwhile aesthetics and art are ideological and often the natural allia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Aesthetics is not only the discourse about body, but also the discourse about aesthetic ideology, which constructs the discourse of aesthetic ideology in the name of body.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莉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伊格尔顿政治批评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翁君怡;;狂欢化——爱欲与死亡的交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季玢;;“还原历史”背后的陷阱——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祛魅化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马友平;互动·生成·批评——本雅明艺术思想中的接受理论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5 李跃庭;沈月明;;在历史与“新历史”之间——论李锐小说《银城故事》历史叙事的困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殷学明;;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比较之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唐晓晖;王金凤;;论身体美学的想象艺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马友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对本雅明“美”的独特含义的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马友平;本雅明的“灵韵”(aura)理论与现代艺术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韩廷俊;;论十七年短篇小说的性欲叙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薛稷;;特里·伊格尔顿批判理论思想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立群;;现实的担当与美学的重构——近年来诗歌趋向的功能考察[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平远;;从科学批评、社会批评到文化批评——百年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内在理路与前景[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6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悖合——庄子人学的审美指向及意义[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爱侠;右派形象与作家心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巫洪亮;“十七年”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2001年

8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关锋;论马克思的实践理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先红;从纷争突起到尘埃未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苗吉友;后理论:理论的反思与出路[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宏德;审美的政治寓意[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陈思羽;小说叙事视角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品;[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瑞瑞;布鲁姆的正典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奚霞;自然与文明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晓波;论德里达对“历史终结论”的解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53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53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