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4-16 13:09

  本文选题:生态美学 + 人类中心主义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摘要】:生态美学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借鉴;坚持以生态美学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ecological aesthetics.Onl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can we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改基金资助课题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包庚;略论亚里士多德智慧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赵嵬,冯英;刑事古典学派的意志自由学说与刑罚本质理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5 万书辉;本雅明:经验与故事[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陶久胜;体验自然的伤残,呼吁整体的和谐——哈代自然诗歌生态思想揭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邱蓓;新时期女性写作策略中的误区[J];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刘国清;社会历史语境下的生态思想建构——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颖;;华兹华斯田园诗的美学风格[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谢劲松;;隐喻与形而上学[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马振犊;;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原因比较研究初探[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5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孝伟;人才视野中的科学技术[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3 冯玉华;后现代伦理观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荣梅;可持续发展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5 戈士国;希腊哲学原始结构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3年

6 陈新辉;伽利略科学的哲学意蕴[D];湘潭大学;2003年

7 仇小敏;政治无道德及其反思[D];湘潭大学;2003年

8 胡华征;生态移民的自愿与非自愿性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许冰;审美教育在生命和谐发展中的意义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韧;作为主体的意志——从主体性角度对叔本华意志论的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峻;社会生态学初论[J];天府新论;1987年05期

2 周穗明;“全生态意识”与当代哲学的发展[J];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3 汪辉勇;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高兆明;物不能作为价值主体——与汪辉勇商榷[J];学术论坛;1989年05期

5 杨通进;论生态伦理学的人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刘湘溶 ,李永青;生态伦理学初探[J];求索;1991年01期

7 郭因;关于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问答[J];学术界;1991年04期

8 王亚南;古拙的“人论”——口承文化人之哲学三题[J];思想战线;1991年01期

9 王磊;论老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10 郇庆治;全面理解和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J];长白学刊;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可国;;试论人的自我问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黄楠森;;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全国人学研究主要论著索引(1997年1月-1998年6月)[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陆楣;;生态文化——环境艺术学科的新课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王一;;认识、价值与方法:当代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设计应对策略[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杜婧;;环境资源法的若干法理问题研究[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7 傅聪;;浅议非人类生态权利体系的构建[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8 李艳芳;;对“人与自然关系法律调整”的质疑——兼论环境法调整对象[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9 杨源;;人与动物关系的法理学探讨[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10 张黎平;;论环境伦理学立法理念的思想源泉[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彩恒;建筑要体现对人的最大关怀[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鄂伦;环境·科技·伦理[N];湖北日报;2000年

3 姜坤;创建信息时代的地理科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黄勇;余谋昌:生态引领未来空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万劲波;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刘大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创意[N];光明日报;2001年

7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转变[N];光明日报;2001年

8 李星;探索生态美学建构[N];光明日报;2001年

9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杨通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N];科技日报;2001年

10 王晓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智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刘会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解读[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任俊华;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红娟;对当代“无思”状态的反思[D];复旦大学;2004年

6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8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齐爱国;人文生态的理想[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10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成;生态学的伦理学意义[D];新疆大学;2001年

2 王云霞;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兼谈“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环境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时弘;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D];河南大学;2002年

4 于海量;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喻雪红;可持续消费的伦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清;论道家哲学的环境伦理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王莹);儒、道生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宋夏;人与自然:如何共同进化——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映霞;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张群英;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59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59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a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