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的“示差性”本质与审美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3 10:13

  本文选题:审美价值系统 + 示差性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摘要】:正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学大讨论,是新中国美学史上的光辉一页.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形成了众所周知的四大派观点.为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开拓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其中,蔡仪同志的“典型说”,以强调美的客观性为要义,这对于在美学研究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吕荧、高尔太认为“美在主观”,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审美现象的复杂性,避免理论上的简单化,是很有裨益的.朱光潜坚持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美的二重性特点,这在理论方法上,是一个积极的贡献.李泽厚异军突起,强调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并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引入美学,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美学研究的深入.
[Abstract]:The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that began in the mid-fifties is a glorious page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of New China. For ten years,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ed and expressed their own views, forming the well-known four-school view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it provides abundant ideological materials and opens up broad theoretical space. Among them, Comrade Cai Yi's "typical theory" emphasizes the objectivity of beauty, which plays a pioneering role in adhering to materialist theory of reflection in aesthetic research. Lu Ying and Gaul think that "beauty is subjective", which is helpful for u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aesthetic phenomena and to avoid theoretical simplification. Zhu Guangqian insists that beauty is the unity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and reveals the duality of beauty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which i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in theory and method. Li Zehou came out of power, emphasized that beauty is the unity of objectivity and sociality, and introduced Marxist practical viewpoint into aesthetics, which greatly promoted the further study of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俊晓;;萨特论审美喜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林琳;;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J];中华文化画报;2011年07期

3 代迅;;审美态度的恰当性:中国当代美学的自然美[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4 彭锋;;全球化视野中的美的本质[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李新市;;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美育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6 巴军;;钱钟书美学观二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宋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辨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8 谭容培;;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邓军海;;“肯定美学”析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家荣;;论审美感染力的批评标准——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标准刍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李庆本;;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秦忠翼;邹正昌;;论邓小平审美价值理论的特征和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媛;;困顿中的求索——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历史的”批评标准的当代意义[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康生;;毛泽东美学思想初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9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10 於贤德;;论美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艳秋;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N];文艺报;2009年

2 华光;审美价值的探索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5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志荣;生活中的美学[N];新华日报;2007年

6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N];解放日报;2006年

7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8 彭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迷误[N];光明日报;2008年

9 陈定家;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凌继尧;解读“大审美经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桂花;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超级女声”[D];郑州大学;2007年

3 王颖;现代休闲文化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佟玉琢;“山寨”现象的审美价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苏轲;审美价值与情感本体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邵君秋;现象学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5年

7 范昌丽;秦汉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萌;柳宗元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乾坤;李渔与明清时期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静;六朝自然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1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91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