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普斯审美移情说述论
本文选题:审美移情说 + 审美性质 ; 参考:《中州学刊》1992年05期
【摘要】:正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进入了科学美学的时代。用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的话说,旧的哲学方法是“自上而下”,而聪明的办法则是“自下而上”,从各种事实出发,谨慎地、逐渐地上升到综合和概括。但是,实验美学通过辛勤的、繁琐的实验归纳出来的引发美感的某些形状、形式及其原则,都无法对美感予以科学的说明。美感产生于形式的静观吗?可是这些形式的表现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美感产生于对形式的联想吗?然而既然产生于联想,就说明美感已经离开了那些作为元素的单纯形式及其原则之类。这样,在美学史上极有影响的审美移情说便适应纠正实验美学的局限而登上了历史舞台。里普斯就是美学史家所公认的审美移情说的主要代表。 泰奥多尔·里普斯(1851—1914)的专业原是心理学,曾任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年,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学。其心理学美学著作主要有:《空间美学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97)、《美学》(1909)、《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1903)、《再论移情作用》(1905)等。 审美喜悦:“令人愉快的同情感”
[Abstract]:After the 1870s, Germany entered the era of scientific aesthetics. In the words of Fichina, the founder of experimental aesthetics, the old philosophical method was "top-down", while the smart one was "bottom-up", rising cautiously and gradually to synthesis and generalization from various facts. However, the experimental aesthetics can not explain the aesthetic feeling scientifically through some shapes, forms and principles induced by the laborious and tedious experiments. Does aesthetic sense come from formal meditation? But where do these forms of expression come from? Does beauty come from association with form? However, since it comes from association, it means that beauty has left the pure form and its principles as elements. In this way, aesthetic empathy, which is very influential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adapts to the limitation of experimental aesthetics and ascends the stage of history. Rippes i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aesthetic empathy theory recognized by aestheticists. Theodore Ripsworth studied psychology from 1851 to 1914. He served as head of the psycholog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for 20 years and then studied aesthetics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His works on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mainly include: "the Visual Illusion of Geometry in Space Aesthetics" (1897), "Aesthetics" (1909), "empathy, Internal Imitation and Organ sensation" (1903), "Re-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empathy" (1905), and so on. Aesthetic Joy: "delightful empathy"
【作者单位】: 江苏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新;艺术创造是一种移情活动——对立普斯的审美移情说的一点补充[J];新余高专学报;2002年01期
2 方蔚林;论审美移情[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3 张典平;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姜开成;审美移情与文学创作[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5 张凌云;从审美探讨美的本质——德国古典美学学习札记[J];中州学刊;1988年04期
6 武认真;戏校语文教学如何诱导学生进入审美[J];戏曲艺术;1990年01期
7 余虹;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J];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04期
8 杜书瀛;消闲与文化和审美[J];文艺争鸣;1996年03期
9 杨立元;审美心理结构的探求[J];新东方;1998年04期
10 韩佳卫,赵涛;梦与审美[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泽民;;六朝名士的山水情结述论[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红运;;《水浒传》妇女群象审美新探[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聂焱;;《修辞学通论》语言运动观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周显昌;;浅谈语文课堂素质教学中的审美[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张道一;;中国审美的意蕴[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武占江;;刘古愚经济思想述论[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7 熊月之;;上海城市精神述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陈友冰;;港台五十年来李白研究述论[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晓棠;;要培养观众的审美[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黄建国;;闽北宗教述论[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鄞州中学 王陈香;培养审美的眼睛[N];美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安仲文;开户数下降或致新基金发行“审美疲劳”[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有关“裸”的审美疲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吕晶田;审美的文化眼光[N];美术报;2005年
5 廖全京;真诚——被遗忘的审美前提[N];文艺报;2005年
6 刘金祥;与草原的审美约定[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宋广玉;常念如意处,储蓄美和爱[N];南京日报;2008年
8 冯德良;惊世骇俗的审美[N];中国商报;2004年
9 张东;《中国轨道》:构筑新的审美模型[N];解放军报;2002年
10 特约撰稿 马丁;审克劳琛,是审美还是审丑?[N];中国足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D];复旦大学;2004年
4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D];西北大学;2001年
8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李海燕;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传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优抚工作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颖飞;两汉帝室婚姻述论[D];郑州大学;2002年
3 田慧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述论[D];郑州大学;2002年
4 石远鹏;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美育中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虎;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婷婷;我国电视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审美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范瑞红;殷商王畿故地《诗经》“风诗”与殷商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海燕;在“历史”与“现实”间深思与言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汝山;当代时尚模特文化审美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明明;河北梆子唱腔唱法的美学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805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0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