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女性运动形象的暧昧表达——从期刊《良友画报》到电影《体育皇后》

发布时间:2018-04-28 23:28

  本文选题:体育救国 + 中国女性运动形象 ; 参考:《当代文坛》2015年05期


【摘要】:三十年代的中国传播业和电影艺术因其背后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从而必须兼顾教化社会的政治性和娱乐大众的商业性。画报和电影作为当时两种影响极大的传媒形式,在对现代性的诠释和对国家民族存亡的书写上都曾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在三十年代社会对于"体育救国"的大讨论中,纸媒和电影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极为巧妙地把握住女性运动形象的多重存在意义,在保证女性依然是以西方现代性的符号而出现,从而以"被看"来实现"被消费"的商业前提下,更是从"人体美(健美)——强国"的辩证关系中解构以往关于"优美"和"崇高"的二元对立关系,以最为完美的方式厘清现代性与中国性之间的胶着关系。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peci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behind it, the Chinese communication and film art in the 30s must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the civilized society and the commercial nature of the public. As two kinds of media, the pictorial and the film have left their own ink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ity and the writing of the nation's national survival. In 30s, especially in the great discussion of "sports saving the country" in the 30s society, the paper and the film made a positive response in their own way. Under the business premise of "consumption", it deconstructs the two yuan antagonism of "graceful" and "sublime"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body beauty (bodybuilding) - a powerful country" and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ty and Chinese character in the most perfect way.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XTY007 成都体育学院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体育电影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KYQN04
【分类号】:B8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瑜;;回忆我早期的电影创作(下)[J];电影艺术;1982年03期

2 李九如;;“新生活运动先锋队”:《体育皇后》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现代性身体话语[J];当代电影;2014年07期

3 杨洋;;强国梦与中国体育电影——论中国体育故事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及其意义[J];当代文坛;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正兵;;试论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兼就目的性原理的形成与邓晓芒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朱晓宇;;女书文化性别修辞与符号指述关系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訾非;;走向进化与生态审美心理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徐炫;;美在矛盾与和谐的统一——论男性的审美与女性形象的改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胡运良;夏雪芬;;融伦理精神于商业保险的价值目标体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赵中华;;从人学角度看文学教育的文化功能[J];大家;2012年15期

7 吴时红;;斯宾格勒艺术观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高国希;;康德的德性理论[J];道德与文明;2009年03期

9 路文彬;;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与教学中的伦理维度缺失[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檀秋文;彭靖贻;;“拿来主义”的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勇;政治审美化[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黄莹;生的极限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之薇;献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6 严冰;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徐晓宇;康德的自由观及其人学维度[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陆弘石;探访历史──黎莉莉访谈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陈犀禾,黄望莉;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J];当代电影;2004年01期

3 史静;;新中国·女性·体育电影[J];电影艺术;2008年04期

4 李sパ

本文编号:1817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17397.html

上一篇:生态美学偏至论  
下一篇:美感的基本特征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9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