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百年中国美学六题

发布时间:2018-05-25 22:06

  本文选题:百年美学 + 文化 ; 参考:《文艺研究》2002年01期


【摘要】:本文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共分六个方面:一是跨文化研究与美学创新;二是文化人类学与美学本体论;三是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民族风格;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70年;五是现代化语境中的艺术;六是百年中国美育的命运。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未来美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论,关系到美学理论与实践(艺术审美、教育等)的密切联系。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and criticize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0 th century. It is divided into six aspects: one i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aesthetic innovation, the other is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 ontology, the third i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esthetic national style, the fourth is Chinese Marxist aesthetics for 70 years, the fifth is art in modern context; Sixth, the fate of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 hundred years. These problem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methodology of future aesthetics, and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theory and practice (art aesthetics, education, etc.).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小玉;先锋文学创作中的审丑现象[J];文艺研究;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天平,肖云华;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旭;黑格尔艺术哲学研究方法概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马奔腾;当代禅美学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劲松;;“和谐”与“中和”美论之异同[J];东疆学刊;2007年04期

5 尹胜才;从接受美学图式角度论绘画空间表现形态[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李保英;艺术价值构成中的美和道德[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煜;论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想象说”的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陈恒;关于希腊化时代的若干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陈红军;试论基督教绘画艺术的主题与图式的统一性[J];黑河学刊;2003年06期

10 王欣欣;;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云亮;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曲向红;两宋俗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利红;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郎晓玲;“黑暗中的笑声”[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商昌宝;丑在《高老庄》中的艺术价值[D];延边大学;2003年

4 王力苹;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贾媛媛;认识活动中的审美根基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邵雯艳;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传播视野中的纪录片选题[D];苏州大学;2003年

7 王斌;论徐悲鸿的绘画艺术[D];东华大学;2004年

8 许冰;审美教育在生命和谐发展中的意义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矫福军;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胡宗勇;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美学热的缘起[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学勇,王建斌;“先锋”的堕落——重读残雪的小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拴喜;杨恩寰;;海德格尔的诗性救赎及其理论局限性试析——兼谈诗意地栖居何以可能[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2 杨民;;透过人像艺术看中外美学观念的差异[J];艺海;2011年06期

3 孺子牛;;美学,为何成为竞争新显学?[J];黄金时代;2011年01期

4 沈立晟;;美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5 李朝阳;;论当代美学多元格局的建构[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6 阎国忠;;今道有信:技术联结时代的爱[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黄怀璞;徐玉玉;魏微;;关于当代文化转型及审美文化的思考——兼论西部电视剧的审美创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马龙潜;;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指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9 章建刚;;通往城市批评的美学之路——当代城市景观美学的三种资源[J];世界哲学;2011年04期

10 陈元龙;王艳芳;;大众审美文化与大学审美文化特征之比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秀梅;世纪初的美学新视窗[N];文艺报;2002年

2 陈应松;美的冥想者[N];文艺报;2001年

3 刘晓燕;作为马克思后学的阿多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赵柏田;深处的美学[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杭间;无法拒绝的“伟大”[N];文艺报;2001年

6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审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8 张政文;康德对21世纪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9 苏恩泽;科学时代创造科学美[N];解放军报;2002年

10 郑勤砚;对话哲学对美术教育的启示[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佩玲;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潘黎勇;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邱书婉;时间&美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利文;克罗齐美学思想探索[D];安徽大学;2006年

5 李瑞奇;倥偬廿载,浮沉三纪——陈望道美学思想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34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34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