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转向与审美教育——创美美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本文选题:实践转向 + 审美教育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摘要】:实践转向对审美教育的影响特别巨大,因为审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创造实践和艺术创造实践。实践转向将使审美教育由意识形态教育转向审美实践教育,转向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本身。审美教育的实践分析将由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不仅关注审美教育的学校实践,同时注意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实践。审美教育的实践分析还将由感美美育和立美美育的实践分析转向创美美育的实践分析,不仅培养和丰富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审美意识,而且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美和艺术的技能、技艺、技巧,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将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自由创造性过程中培养和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Abstract]:The shift of practic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aesthetic education, because aesthetic education itself is a practice of aesthetic cre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The turn of practice will change aesthetic education from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aesthetic practice education, to aesthetic practice and art practice itself.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ill shift from school education to social education. It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school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but also to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practice of family and society.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ill also change from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o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creating beauty, which not only cultivates and enriche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educated, such as aesthetic feeling, aesthetic idea, aesthetic ideal, aesthetic taste, etc. And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educatee's skill, skill of creating beauty and art, cultivate and bring up aesthetic person in aesthetic practice and art practice. Aesthetic education will cultivate and bring up free and all-round people in the free creative process of aesthetic practice and artistic practice.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学’语境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编号11CZW017) 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编号:08JC751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B8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秉利;;实践美学的哲学语境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健云,陈肖容;论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彭文晓;论美育价值及其实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张玉能;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汝启;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美学运用的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杨贤玉;论英语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黄健云;浅论审美移情的方法和艺术功能[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8 徐峰;赵艳;;庄子之“游”的三个美学层面及其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9 龙利花;谈《西游记》的象征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10 张晓慧;;高职校园普通话的人文教育功能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剑;月亮神话母题的象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蔡永忠;论《雷雨》中蘩漪性格塑造的不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玉英;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晓梅;试论蘩漪性格的独特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昭;论移情与审美欣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树伟;庄子养生思想探要[D];青岛大学;2008年
8 帅丹;论高中诗歌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汤文平;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病态美”辨析及其审美教育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邢艳丽;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杰;;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23期
2 陈纯洁;论大学语文教学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1期
3 蒋晓华;;电子琴教学与审美教育[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12期
4 崔改梅;;浅谈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汤慧池;;论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鲁仕清;;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07年10期
7 李喜民;;大学语文: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1期
8 曾桂生;;“三个结合”是审美教育的有效形式[J];上海艺术家;2009年01期
9 单永军;;近现代审美教育思想的嬗变[J];四川戏剧;2009年03期
10 杜玉庭;李红辉;;英语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樱;;试论音乐史料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刘媛媛;刘太平;;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谭静波;;重视青少年京剧审美教育问题[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农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季伏昆;;以文致美 以美育才——略论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孙燕生;;科技馆之美育[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10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赵玉梅;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浅论[N];学知报;2010年
2 梁学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临颍县王孟一中 孟燕;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学知报;2010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方珊;网络,让美育更“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郸城县实验中学 许瑞红;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周口日报;2008年
6 吴小红;强化青少年的审美教育[N];安徽日报;2003年
7 郑海燕;浅谈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审美教育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9 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 陈源;语文教学中须重视审美教育[N];广安日报;2005年
10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3 马晓俊;科学实验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俊立;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6 朱振林;论辩证法的实践基础及当代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王一妍;《资本论》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司红玉;健身气功教学与审美教育[D];山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论中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苑琛;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丽;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国友;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严萍;关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冯小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9 何平滚;鲁迅小说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56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5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