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8-05-31 08:07

  本文选题:美育 + 美感 ; 参考:《学术月刊》2006年03期


【摘要】:审美教育的内容不等于艺术教育,它包括从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体验在内。凡是立足于感性对象和个人趣味,又能实现对个人欲望的超越,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的内容,都属于审美教育所要培养的情感。它是由美(优美)感和崇高感两方面所构成的。所以,要造就健全的人格,除了美的教育外,还需要崇高的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这两者,我们对美育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Abstract]:The cont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art education, it includes all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with aesthetic value obtained from real life. Whatever based on the perceptual object and personal interest, can achieve the transcendence of individual desire, make people achieve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unity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ity, and enter the free realm of existence, all belong to the emotion that 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 cultivate. It is made up of beauty (beauty) and sublime. Therefore, in order to create a sound personality, in addition to a beautiful education, but also a noble education. Only when we consider both, our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complet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元骧;;康德美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J];浙江学刊;2006年01期

2 曹志平;都市的沉沦与挣扎——论柳永的恋都情结及其文化心态[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刘成纪;生态学视野中的当代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朱万曙;真圆亮俗——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美学特色[J];安徽新戏;1996年04期

5 董学文;文学的接受与审美乌托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6 张晔;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人——谈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与华兹华斯自然诗[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7 芦特;;对高校学生形体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8 张惠民;科技期刊的审美标准和编辑的美学修养[J];编辑学报;1991年01期

9 谭光全;美的特性与数学教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谭光全;自然美与数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胡绍华;;闻一多诗歌与英美近现代诗[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玉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颖;;华兹华斯田园诗的美学风格[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蒋明玳;;心灵的真实坦露——论瞿秋白的散文创作[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兰;杜敏;;论人民生活与艺术创作中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6 朱永春;;传统民居的意境构成及现代意义[A];第13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暨无锡传统建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D];四川大学;2006年

4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红梅;《红楼梦》评点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书婷;为情感赋形:新诗节奏与意象的理论与实践(1917-1937)[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刘谦功;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清华大学;2007年

10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晶晶;韵者,美之极[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恬;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影响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元君玲;对本雅明“光晕”理论的思考[D];南昌大学;2007年

5 过晓红;中西美学史上的“诗画关系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刘艳婧;平面广告视觉行销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卢迎伏;隐寓的天使与天使的隐喻[D];四川大学;2007年

8 何奎;恍兮惚兮[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如屏;读《洛丽塔》看移植文学陌生化效应张力美的可应用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徐松江;夸张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笙;美育浅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2 李范 ,张公武;谈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3 郭因;;美学和美育(续)[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03期

4 郭家明;;美育必须与德智体相辅而行[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5 蒋国华;美育天地无比广阔——夜读漫笔[J];龙岩师专学报;1983年01期

6 刘海粟;精神文明和美育[J];美术;1983年02期

7 苏继芳;美育应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柳咏絮;;浅谈美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学[J];美苑;1984年03期

9 管扬勇;美育取消论和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1985年04期

10 沙英;谈精神文明与美育[J];道德与文明;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澄;;论美和美育[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张京平;闫景芳;;引绘画之水 浇美育之花——利用绘画手段实施美育的尝试[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刘兆吉;张粹然;;美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周扬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前的讲话要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刘能强;;艺术中的“美”与“丑”与审美教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姚远;;论科技编辑教育学[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金宝荣;;在医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9 刘诗汉;张文信;黄阳;;在工程图学中开展美育[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惠;;浅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秀敏 杨红梅;教育新概念[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程凯;素质教育评价的集中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孙文瑞(天津河西区滨湖小学);美育与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四川省泸县六中 郑建新;校园文化果实飘香[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陈至立;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魏琳;道德理性教育与情感因素的培养[N];重庆日报;2000年

7 张苑根据会议发言整理;关注西部的美术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吕雅范;一代宗师——蔡元培[N];光明日报;2000年

9 陈冲;舞蹈的灵魂[N];海南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明;高校艺术教育不再缺席[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林银雅;陈之佛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琳;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建林;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林辉;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德松;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冬玲;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洁;物理教学美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58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58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